第134章(第3/5頁)

妾室娘家那邊也知道不能太過,看準時機見好就收,鬧劇這才收尾。

盛飛瑤本以為禁足只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做給那頭看看而已,事後就該放她出來。結果一眨眼三五七天過去了,還沒有人前來傳話,她一往外走就被人攔下,在個偏僻小院住著平常沒人去看她,就連外面的消息都聽不到。

吵沒用,鬧沒用,指天罵地都沒用。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方家人對外從來表現出對她很好,只字不提休妻,有人問起為什麽一段時間不見她,大家都說她身上不爽利,在家養病。

別人這麽說也就罷了,方明喆也這麽說,他是盛飛瑤的親兒子,他說的外面自然會信。

結果就是這個人雖然還存在於親戚朋友口中,實際沒見她出來活動,她再也沒辦法攪局。

假如說盛飛瑤有個疼愛她的父親,一定能察覺到不對,還會想法子救她。偏她爹是燕王,燕王很早以前疼過她,現在嘛也就那樣……本來要是沒有雜交稻的事,燕王可能還會分出一點點心思給那邊,撞上雜交稻問世,他腦子裏直接沒了盛飛瑤這人,想的全是雜交稻的推廣方案。

現在培育出的這款雜交稻由皇上親自取名,叫豐收一號,皇上對它抱有極高的期待,只等推廣開來造福萬民。

對於雜交水稻,傑哥兒是毫不懷疑的,那肯定是有利於千秋萬代的好東西。但他還沒有樂觀到覺得只要有雜交稻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他內心存在隱憂,恐怕這東西助長了地主的貪婪,結果反而加重剝削,要是那樣,好處實際沒落到百姓身上,還是讓少數的剝削階級得了。

身在封建社會,還是皇家宗室,他完全沒有鬧革命或者搞制度改革的想法,琢磨過後,他在同祖父獨處的時候提出是不是要考慮到地方剝削,朝廷應該有所行動去限制,讓百姓實實在在的受益。

哪怕孫子只說了個大概,沒實實在在拿出辦法,燕王還是感到高興,至少他會去琢磨這些,這是好事。

燕王也在考慮,農業生產力已經發生了變化,舊的規定多少有些不適配,湊合著用容易讓某些人鉆空子,朝廷是應該斟酌修訂,在雜交稻推廣出去的同時給出個適配的征稅方案。

地主收取地租的比例也要規範,不說定死,至多不能超過一定數目,以避免過度剝削。

還有民間借貸……朝廷有相關規定,力度總還是不太夠,也應該想想辦法。

本來談的是農業相關的地租地稅,燕王平常管的事多,不當心就想遠了。琢磨下來朝廷要下大力氣整治的方面不少,還得循序漸進的來,一口氣全部剔除的話,底下要亂套的。

他深思了一陣子,回過神來看長孫還在看著自己,又招了招手讓他到跟前來,對他說:“皇上在登基之始就知道朝廷的律例並不健全,要想國強民富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這些是著急不來的。歷史上有許多了不起的人,他們能看出制度存在問題,有心想做點什麽卻總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改革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太過急於求成步子邁大了勢必迎來各方阻撓,屆時想做的事做不成,還會使自己身陷險境。”

這話是說給傑哥兒聽的,燕王一有機會就會教他,拿各種事舉例教他。

今兒個說這話也是想讓他知道你看出有問題,別急著生長,凡事須得細細盤算,先謀定而後動,一旦行動起來必須快很準的拿住七寸,使反對你的人不敢隨便動彈。

總之,很多問題存在已久,也不在乎多等個一年半載,沒有相當的把握別去打草驚蛇。

傑哥兒聽明白了,嘴上還是跟抹了蜜似的恭維道:“祖父那麽那麽厲害的人,還需要忌憚他們?我聽人說,只要是您想做的事就沒有做不成的,皇上最信任您了,最肯聽您的話。”

燕王拍拍他頭。

“這話再不要說了,別說你祖父,就哪怕皇上也有很多不得已,朝廷上的事沒有那麽簡單。”

有些規矩對朝廷沒得好處,想改輕易通不過,你非要那樣底下人能搞出冒死諫言的事,招來風波。

有些人你明知道他不純,背後小動作很多,哪怕拿到一點把柄也會猶豫要不要在這時候動他。朝中關系盤根錯節,有些人在朝為官幾十年,上有恩師,身旁有親朋,下有學生無數,動他一個亂一池子水,不知道會牽扯出多少利害關系。

也不是說就放任他,當你力量不夠時,盯著他,盡量約束他,把危害降到最低,積蓄力量等一個好機會。

一直以來皇上都是這樣,對待朝廷上的事他比較慎重,在家事上才會隨性一些。

燕王也是這樣,平時踏踏實實的做事情,每到朝廷上有大動作時,燕王就是皇上手裏最好用的一柄刀,他斬落過不少人,威名也是這麽打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