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2頁)

“我們……把群名改了吧?”

“改成什麽?”

“向年歲學習,怎麽樣?”

……

一個讀高中小姑娘能問到的事,對萬能的網友來說,自然也不是問題。

這天夜裏,知否‘如何看待年歲發微博隔空喊話沈亦秋?她微博的內容是什麽意思?’這個話題下,新增了一個回答。

匿名用戶:

夜深了,給大家說個故事吧,一個發生在丹山縣靈山村和溪金村的故事。

在說故事之前,要先說一下川溪這個地方,毫無疑問這是一片富饒美麗的土地,同時也是危險的地方,學過地理的都知道,川溪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正好處於地震帶上,導致這個地方地震頻發,且強度大。

幾年前的川溪大地震,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就不多說了,下面開始說我打聽到的故事,它跟地震有關。

先說靈山村,這個村子比較幸運,當初大地震它只是受到了一些波及,有部分民房在地震中倒塌,村裏連通外界的路被摧毀,我們如今看到的那條路,是後來修建的,修路的錢,其中有一部分是政府撥款,余下都是社會各界捐助的善款,而其中出錢最多的是一個小姑娘,出了200多萬。

接著說溪金村,它離靈山村其實不遠,卻遠沒有靈山村那麽幸運,在當初的川溪大地震中直接被整個摧毀。當然,如今溪金村也重建好了,雖然當初的人許多都不在了。這個村子的重建,也跟靈山村修路是一樣的,政府撥了一部分款,其余是社會各界捐助,其中有一筆500萬款項,是一個小姑娘捐的。

看到這裏,想必大家應該都猜到了,這裏提到了兩次的小姑娘,是同一個人,至於她的名字,就不用說了吧。

這裏給對這個故事感興趣的人指一下路——靈山村那條路邊有一塊功德碑,關於溪金村的重建,政府當初也有相關的文件。

不感興趣的,就當我沒說。

故事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信與不信,全看自己。

寫到最後,我想說一句:這樣的女孩,應該被世界溫柔以對,才不枉她的善良。

這個回答,迅速被頂到前排,變成了問題下面最高贊。

人多力量大,很快有網友根據答主的提示,找到了那塊功德碑和當初的政府文件,在裏面找到了同一個名字——年歲。

然而已經這樣了,依舊有人不相信,只因為這個事實太過驚人。

直到丹山縣官方對此事進行回應,表明確有其事。

一時之間,年歲這兩個字,刷爆了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