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重提

太上皇覺得,這個孫子至今還沒有開竅的最大原因在於林如海曾經在揚州做過官兒。

太子到了揚州之後,揚州的臣民都積極努力的想跟他攀上關系,哪怕是見一面也行。

見了面也不能不說話,想要不冷場,只能說些兩方都熟悉的人或者事物。

林如海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當官的能在太子跟前說“臣曾經和國丈共過事兒。”

也有可能這個人當初不少給林如海下絆子。這一會兒林如海又不在這裏,大家可以隨便說。

同樣道理也有鹽商大言不慚的跟麒麟說當年受過林公照顧,這麽說的時候,極大可能是當年被林入海打擊過,說不定這個鹽商曾經躲在家裏面詛咒過林如海吃飯噎死喝水嗆死。

有人天天在麒麟跟前提林如海,麒麟肯定不敢有其他心思。

太上皇是怎麽想的,就琢磨著揚州雖好,這個地方不可久居,等過幾天帶著孫子去金陵,林如海又沒到過金陵,也沒人提林家的事,到時候沒有人在孫子耳朵邊念叨家中長輩的時候,孫子就會學會王孫公子該學會的東西。

想到這裏就為了身邊的太監,“太子這一會兒睡了嗎?”

太監出去了一會兒回來報告,“有鹽商討咱們太子爺歡心,把林公以前在揚州的詩詞集合成冊,印刷出來獻給了太子。太子這會兒正挑燈夜讀呢。”

太上皇聽了之後讓太監去拿一本過來自己也看看。

太上皇平生最愛才子佳人,佳人見了無數,才子相對來說見的就少一些了。他的眼光毒辣,當然知道有許多人名不副實。

當年林如海倒是能入他的眼睛,至今為止,太上皇對林如海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一直覺得林如海還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讀書人。

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同意林如海的女兒嫁給自個的兒子。可惜的是林家好竹出歹筍,養出皇後這麽一個跟林家不一樣的丫頭來。

太上皇捏著書冊仔細想了想,要說皇後不孝順,那真冤枉她了,讓他拍著心口自己說,那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這樣的好兒媳婦兒。平時吃什麽用什麽都想著老人家不說,就算是有什麽過分的要求,人家也答應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對貴太妃有些桀驁不馴,太上皇回了一下林如海當年中毒的事兒,這事兒怪不了貴太妃也怪不了皇後。皇後沒有對貴太妃下手也說明她明事理,見了面兒鏘鏘幾句倒不是不能接受。

皇後要是個面團似的脾氣對誰都不好。

說到這裏太上皇嘆了一口氣,這兒媳婦兒哪裏都好,光看看孫子這幾個月的表現,就說明了崔家娶這媳婦兒那真是燒了高香。

但是太上皇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一來是皇帝這運氣也太好了,有了個賢內助到晚年說不定能避免父子操戈。二來又覺得自己當年怎麽不好好的看看,這樣的兒媳婦兒說給老五也行啊。

說什麽都晚了,皇帝把書冊翻了幾頁,交給一邊的太監囑咐他,先留著它等到今年了再看。

麒麟發揮了自己刨根問底的精神,連著好幾個晚上研究了一下外祖父做過的詩,到底沒能學會怎麽做詩,反而每次一拿起來都想睡覺。

沒事兒的時候他也琢磨過,八成是母後沒能從外祖父那裏傳下這份兒靈氣。到了自己家這邊,從祖宗到自個兒親爹,都沒聽說他們作過詩……

麒麟一陣絕望,心想自己這輩子都可能作不出詩了。

麒麟就帶著這份絕望的心情,告別了3月份的揚州,跟著太上皇,一路慢悠悠地往金陵去。

揚州古稱廣陵,從兩晉衣冠南渡到現在,一直就是繁華昌盛之地。

別看麒麟這一段時間除了應付太上皇時不時的抽風之外,還要跟揚州城的士紳官員交談,從這一些空隙裏面,他還派人了解了揚州此地生活水平。

揚州的繁華是鹽商的繁華,隨著北方商隊將北邊兒的礦鹽提純之後送到關內,以揚州為代表的江南海鹽將會受到一定的打擊。

比起鹽商控制海鹽的產量,北邊商隊是自家的產業,現在歸母後和父皇調度,將來歸自己調度。只要能維持商隊的運轉,裏面的利益完全是可以讓出來的,也就是說鹽商的繁華將不會持久。

海島上的水稻旱稻都在育種,產量更巨大的紅薯已經在北方推廣開來,江南的魚米之鄉根本就不能再作為朝廷的指望,大災之年千裏迢迢地從這裏調運糧食。

江南這片土地在朝廷裏面的重要地位將會一降再降,往後他們能依仗的也只是江南的文風鼎盛……麒麟把上半身從車窗口探出身去,回頭看了看遙遠的揚州,回想了一下最近幾天見到的這些江南士子們。

風骨不在的士子,怎麽能成為朝廷的棟梁。

朝廷的大臣只會要那些為民請命的人,埋頭苦幹的人……絕不是靠著經典治理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