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結果(第3/4頁)

一看這個女孩子有點重修舊好的意思,舒哲臉色立刻微微一收。

“我要走了。”

“什麽?”對方沒反應過來,“你走哪兒去?”

“出國。”舒哲笑了笑,半真半假地說,“最近發了筆橫財,打算出去看看。”

“我走以後,”舒哲笑意更深,“宋嬌嬌就全拜托你們照顧了啊。”

——————————

宋嬌嬌在盛華遇見什麽事,都和雲飛鏡並無太大的關系。

倒是最近有個新聞傳得沸沸揚揚,無論網上還是媒體,都把這話題報道得十分火熱。即使雲飛鏡一心學習,也難免知道了這個消息。

那條新聞關於的是一個行為矯正學校。

據說這個封閉式學校打著“行為矯正”的名號,號稱可以治療多動、暴力、厭學、逃課、沉迷遊戲、自閉症等種種幌子,騙取家長送孩子入學,借以斂財。

而在收取高額學費之外,他們更是對孩子實施虐待:每日無論身體狀況都必須長跑,美其名曰軍事化管理;下午的“文化課”實際上等同洗腦,是在看一張辱罵他們的光碟……

至於其他情況的調查,就更是令人發指。

廚房的食物已經生了點點黴斑、整個學校裏只有校長取得了初中的教師資格資質,教官習慣性使用暴力……

據那些被從學校裏救出來的孩子口述,在學校裏教官不但會根據心情隨意對他們展開加罰,而且連學生自己之間都分出了鮮明的階層。

最受老師們寵信的那一批學生手握“生殺大權”,可以藏匿零食,平時行為出格一點也不會被發現,甚至會被委以重任,可以代替他們用拳腳“教育”學生。

在這個畸形的學校環境中,由這批學生嚴格執行的“入學教育”已經成為不成文的規定了。

——有時候,這些學生甚至比教官還兇殘一點。

太陽底下無新事,二鬼子總比鬼子要狠毒得多。

據說記者連夜潛入學校進行采訪,現場拍攝下了體罰現場和廚房照片,同時也拍下了學生們簡陋、惡劣的生活環境。

在拿到照片的當晚,記者連夜寫稿,第二天在網上擁有五十萬粉絲的重量級媒體在線發布,頓時引來過萬轉發,群情激沸。

不知背後有何推手,這篇報道隨後便以病毒級的影響力瘋狂傳播。

不到一周時間,已經席卷了以年輕人為主要用戶的微博網站,同時也在中年人管用的社交軟件裏引起瘋狂轉發。

在這篇新聞裏,每一張圖都觸目驚心,每一個字都催人淚下。

天光之下,竟然會有這樣令人發指的事!

人間之上還有太陽高懸,何以會出現這種令人深惡痛絕的惡行,僅僅透過文字所見,就足以讓人渾身發冷?

這種人,不重罰不以平民憤,不狠懲便不能安民心!

一時之間,網友眾志成城,自覺往下挖掘,幾乎每天都能翻新不同的內容,使這條新聞永遠保持著它的新鮮度,永遠在引起網民的關注。

從最開始的文字圖片流出、到後來學校監控裏泄露出幾個體罰的片段、再到對當事學生的采訪。

那學生最後僅僅說了一句話,聲音低垂著,帶著淡淡的喪氣。

“我現在,就什麽都不想……念書,工作,掙錢,然後出去,永遠也不要回來。”

——這些孩子犯了什麽大錯,以至於要被這麽對待?

在最美好的花季年華裏,他們竟毫無青春之氣,口吻已經如同歷盡劫波的滄桑中年。

始作俑者是誰?教官是誰?麻木不仁縱容著這一切發生的人是誰?

很快學校裏的校長和當事教官的身份都被人挖了出來,包括這些人的免冠照、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

僅僅在這些信息被暴露出的第一天,校長家門口就已經被紅油漆和雞蛋給淹了。

他們的電話號受到網友的再三轟炸,個人資產也被順藤摸瓜,反復盤查。

就在網友們一項項核對著校長的千萬家私時,警方也第一時間出了通報,言明接到報警,學校中教官、老師、校長均對學生有傷害行為,目前正在立案調查。

好!查的好!

翻!把那些黑心爛肝,不見天日的破事都給翻出來!

一時之間,網媒,紙媒,電視媒體甚至中央台都對這類消息異常敏感。

全國上下類似的學校更是被紛紛扒出,看著那一個個不知何時,靠著敲髓吸漿把自己養得滿腦腸肥的學校,民眾們才悚然發現,原來這種醜惡的利益已經不知何時盤結了一張巨網。

查!有一個查一個,有兩個查一雙!

他們的財務,就那麽幹凈嗎?他們的手段,就那麽幹凈嗎?這一套小面包車上門綁架的手段究竟是哪兒來的,犯不犯法?該不該判刑?

隨著大眾的一致譴責,這些學校挨個倒閉關門,學生們終於能重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