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第2/2頁)

“嘿嘿,我要看看搖錢樹去。”

“噗嗤……財迷丫頭,幾棵種不種得活還不知道的果樹,你一會兒叫人金果樹,一會兒搖錢樹,連你大伯也被帶得樂滋滋。”一大一小倆傻子。

雨桐笑而不語,不試試怎麽知道呢?反正又不占地方,成不成對糧食產量都沒影響。

天將黑,飯菜上桌。酸菜炒土豆片,絲瓜燒豆腐,油炸蘭花豆給大伯下酒,一菜一湯對三口人也足夠了。雨桐剛拿起筷子,忽然聽見“啪啪啪”的拍門聲。

大家都以為是一到飯點就上門的強子,笑道:“這小子今兒可摸不到好東西,沒肉。”

一家子哈哈大笑,都知道三叔一家的小心思,也不在意。

“咦?”雨桐看著門口的老太太,總覺著眉眼熟悉,似曾相識。

“雨桐,你伯娘在不?”

“媽咋來了?”張靈芝迎出來。

喬大花趕緊給親家母拿碗筷,“你們先坐一坐啊。”

雨桐這才想起來,這是伯娘的親媽,也就是大梅的外婆,上輩子她跟著去過兩次張家,有點印象,後來去了南方就再沒見過。

“外婆。”

“哎,好丫頭。”張老太太在她腦袋上摸摸,“幾年不見長這麽高了,還漂亮。”

沒一會兒,喬大花煎幾個荷包蛋,割一條精瘦的臘肉,剝幾瓣蒜,加幾段幹辣椒,油炸滿滿一大碗。端著東西上桌,倆親家母客氣一番,開開心心吃起來。

“靈芝,你兄弟媳婦又生了,我來報個信兒,明天你們都去吃酒啊。”

張靈芝眼睛一亮,“這次是……”

“唉。”

於是,飯桌上的氣氛又沉默下來,張家幾代單傳,兒媳婦一連生了四胎,都是閨女……哦不,如果沒記錯的話,今天這個可是第五胎了。

“沒事沒事,小兩口還年輕,以後還能……”喬大花也說得虧心,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自家兒子生不出兒子,她也笑不出來。這個年代的農村,沒兒子連頭也擡不起來。

林家三兄弟,兩個孫子,三個孫女,她要安慰“閨女兒子都一樣”那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

因為,張家情況比較特殊。

張靈芝的弟弟叫張靈坤,別看快四十歲的人了,其實智商卻只有六七歲。跟大多數從小或先天因病癡傻的孩子不一樣,他從小聰明能幹,高中畢業去西藏當兵,直到張靈芝嫁過來,他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高大英俊,年輕有為,摸著良心說,喬大花自認三個兒子加一起也比不上他。

可就在他退伍前半個月,連日陰雨導致山體滑坡,河流斷流形成堰塞湖,他被臨時抽調參加堰塞湖爆破工作……被湍急的河水沖走,整個連隊找了半個月,杳無音訊。

部隊往家裏打了報喪電話,評定了撫恤金和等級,張家徹底接受獨子沒了,再也沒有活下去的動力。那段時間,伯娘常回去看他們,雨桐還記得。

張家老兩口在親戚勸說下,讓張靈芝再生一個,過繼回張家,記在張靈坤名下,給他留根苗。

大伯兩口子好說話,既然爹媽都巴不得跪下求他們了,自然會答應。可兩口子勞累過度,吃不好穿不好,孩子不是你想懷,想懷就能懷,努力了大半年也沒消息。

半年後的某一天,張靈坤突然被人送回來了。

人還是那個人,除了黑了點兒,沒啥變化。只是再也不認識爹媽姐姐,別人說啥都“好”,或者稀裏古怪冒出一堆聽不懂的胡話,但只要四肢俱全的回來,比啥都好。

對父母而言,只要孩子還活著,哪怕癡傻,貧窮,也是孩子。

老兩口賣了耕牛,帶他上大醫院檢查,翻山越嶺去挖草藥,誰說啥藥能治病,他們就上哪兒挖。

上輩子的雨桐不理解,只覺著張家外公外婆重男輕女到了極致,寧願花錢養個傻子,也不讓自個兒吃好穿好。尤其討個同樣智障的兒媳婦,一連生幾個,只為拼個兒子……“計劃生育”四個字他們選擇集體不認識。

這不害人害己嘛。

直到後來,她才知道,有些事,不能光看表面,有些人,他們背負的是普通人一輩子也體會不到的痛苦……以及責任。

果然,張家老太太似乎不怎麽失望,“算了算了,是男是女都是債,小貓小狗都得養,何況還是一條人命。”

大家見她比誰都看得開,也就釋懷了。

“行,明天下午咱們過去,親家母今兒就在這邊歇了啊。”喬大花安排兒媳婦去燒洗腳水,雨桐主動幫她提洗腳鞋,把大梅的屋收拾出來。

明天,她一定要去。

學校的課不上也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