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十五、十六、十七三天很快過去,方立安的室友也陸續到了學校,大多數人都選擇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報到,也有三個同學在最後一天下午才姍姍來遲。

其中一個是從海南來的,據說她拿到通知書後馬不停蹄地就往北京趕,就這樣也才堪堪趕上最後一天。她從家裏出來趕的驢車,然後乘船過海,接著換汽車,最後再坐火車,光路上的時間就花了近大半個月。

最糟心的是,他們那裏常年炎熱,身上的衣服都是夏天穿的,特別薄,活了快二十年都不知道還有棉襖這種東西。坐了北上的火車後就越來越冷,簡直被凍到懷疑人生,身上的棉襖是後來跟別人換的,不然哪裏還能活著到首都……

另外兩個同學是首都當地人,可能家離學校很近,所以並不急著報到,只帶了被褥和日常用的東西,衣服鞋子什麽的幾乎沒帶,需要換了回家去拿就行。

一個宿舍十一個室友,來自五湖四海,操著不同程度的家鄉普通話,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長著不同的面孔,學著不同的專業,方立安覺得光是認人就要頭大。

好不容易把宿舍的妹子們認全了,十八號上午系裏開會又是烏泱泱一大群人。方立安在心裏笑笑,勵志從今天起,爭取做個臉盲。

同一個宿舍跟她一起來開會的只有那個海南的妹子和一個江蘇妹子,宿舍裏只有她們仨是物理系的,其他人都是數學系的。

他們仨的專業也不完全一樣,方立安學的應用物理,另外兩人學的理論物理,所以跟她並不同班。

值得慶幸的是,她並不是班級裏唯一的女生,這個年代數理化和哲學都是十分受歡迎的專業,報理工科專業的女生並不少。

當她得知還有四個同班女同學住在隔壁宿舍時,著實讓她送了口氣。

“班級唯一一個女同學”受關注程度肯定很高,雖然她沒打算翹課,但她並不想成為眾人的焦點,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看在眼裏。

系裏的大會結束後,各個班級還要在班主任的主持下開一個小會,主要是讓各位同學認識自己的班主任,並且選舉負責班級各項事物的班幹部。

在班幹部的選舉過程中,方立安發現同學們都非常積極,熱情高漲,她在這群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同學中反而像個性格孤僻的怪阿姨。

不過她的行為在其他同學眼中並不顯得怪異,因為年僅十五周歲的方立安在班裏是最小的,未成年一只,臉嫩的看起來像個初中生。

在班級平均年齡二十出頭的情況下,大家都願意多照顧著她點,畢竟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因此,在後來的相處中,方立安的不合群並沒有引來眾人的非議,大多數人將其主動理解為代溝。

大學生活是什麽樣的呢?

忙碌的課程學習?

豐富的社團活動?

自由的時間安排?

復雜的人際交往?

大多數大學生都是這樣的,然而,對於方立安來說,完全就是另一回事。

每天早上她幾乎都是宿舍裏最早起床的那個,洗漱完畢,就去她之前在校園裏尋摸到的“秘密基地”吃早飯。

這個偷吃早飯的習慣從家裏一路延伸到了火車上,最後又帶到了校園裏。以前每天早上固定兩個雞蛋,一瓶牛奶,現在可能因為要長個子,還得加一個面包,不然熬不到中午吃飯就餓了。

早飯結束後,打半小時的拳,然後找間教室進行晨讀,主要是復習前一天學到的知識。

說起來,她在上小學前搞定了所有高中時期的知識,並且基礎十分牢固。上小學後,她有了單獨的房間,很快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大學課本上。

直到高考前,她已經將大學裏大部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完了。比如《大學物理教程》、《大學基礎化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生命科學導論》、《基礎生物學》等等。

雖然學得很雜,但勝在年紀小,又肯下功夫,所以記得很牢固,並不會因為學了很多門就把知識點弄混淆。

因此,她現在只需要在老師上課時認真聽講,把以前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遍,課後的時間全部用來學習物理專業的主修課程,包括理論物理學(通稱四大力學)、理論力學(經典力學或分析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半導體物理學等等。

中飯和晚飯,方立安也是用空間解決的。星期一、三、 五大白饅頭就各種鹹菜,星期二、四、六速食大米飯,就是一種用開水泡就熟的飯菜,像方便面一樣,但比方便面有營養多了,還不同口味的菜,香菇雞肉、麻辣豆腐等。晚飯沖麥片,啃面包,就火腿腸,偶爾給自己加根黃瓜、西紅柿、蘋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