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5頁)

20元一個月的租金還是值得的,徐香娟想來想去,安排了二人桌,無論二人桌還是四人桌,地方都挺大的,不會擁擠,二人桌還適合小情侶。

不都大學生了嗎?總是有對象的,有對象的話,二人桌合適。

既然租金高了,又是在華都,菜價都漲了些,徐香娟把飯菜價格也稍微提上去了。

但也不能高得太誇張,畢竟這裏還是學生更多,飯館布置看著就好像很貴的樣子,一下子勸退不少人。

菜單還是會寫在小黑板上面,明碼標價。

炒粉幹炒類和涼皮都直接從8毛錢提到1元錢。

湯面類也從兩毛錢提到四毛錢,雞爪鴨掌鹵蛋兩毛錢,小雞腿4毛錢,鴨腿和鴨頭都是8毛錢,一片香幹1毛錢,米飯提到兩毛錢一碗,不夠可以免費繼續加,素菜價格除了白菜青菜2毛錢,別的統一3毛錢。

客人吃飯的地方往裏走,除了直走有個廚房間,左邊還有個小間,通廚房間的是門簾,平時把門簾系上去,不會妨礙人走路,通小間的則是一扇門,關上門還是能隔些噪音的。

小間剛好給周程寧學習用。

當初看上這間店鋪,還是因為這小間並沒有太小,雖然也不大,但能放下一張書桌一張床,書桌對著窗戶,光線明亮,在窗台擺盆綠植,學習累了能看看綠植,也能躺在床上休息會兒。

窗戶望出去還不是人家,隔了較遠的距離,是家米鋪後門,平時都沒人會路過,完全不擔心學習被打擾。

除了綠植,收銀櫃這邊徐香娟還安排了書架,一共五排,放了三排書,最底下一排是小孩書,都是些圖畫,小孩子愛看,另外兩排就是歷史書和一些國外的名著。

最上面的兩排就放周報。

訂周報,一周一次送過來報紙,周報比日報要稍微有重點些,雖然不實時,但把上周國內國外發生的新聞時事在報紙概括了一番。

這個時代還是紙媒更加盛行。

瓜瓜和牛牛有事沒事就喜歡搬小板凳坐在書架旁邊看小孩書。

瓜瓜教牛牛認小動物或者蔬菜,瓜瓜都不會念或者不知道什麽物種的時候,就會問媽媽或者爸爸。

小孩書的內容小學沒畢業或許都能說上來,徐香娟高中畢業久更不用說,小孩們的問題她都能答上來。

小飯館開業前還邀請了管倩一家過來最後的成果。

“你們是開飯館還是開藏書館呢?”管倩進去就看到瓜瓜牛牛坐在書架旁邊,書架比櫃台還高。

豬豬拍爸爸,要從爸爸懷裏溜下來。

知道兒子想下去的意圖,印嶽立馬把兒子放下來,四處看看。

豬豬噠噠噠往哥哥姐姐方向跑。

奈何走路都不太穩,印嶽只能在後面護著,等兒子走到哥哥姐姐身邊了,印嶽:“我覺得擺了書架,可能很多人來讀書看書,不來吃飯了。”

管倩:“如果當年我們學校的自習室能像這樣,我想我會更加喜歡學習。”

徐香娟:“畢竟這裏老師學生多,總要有能吸引老師學生的點,要說學習應該不大可能學習進去,還是有要吃飯的客人,人來人往,不適合學習,午飯吃了沒?沒吃我給你們倆燙碗粉絲,我們剛吃完,今天畢竟沒開業,東西準備還不多。”

印嶽:“那就給我們一人來碗粉絲吧,不用給豬豬準備了,爸爸媽媽誰餓著都不可能讓豬豬餓著。”

“不餓。”豬豬聽到爸爸的話,還特意和阿姨說自己不餓,接著同哥哥姐姐們一起看書。

管倩把包放在一張二人桌的位置上,起身到書架旁邊拿書看。

管倩翻書,沒想到是原文的:“還有兩本外文原著。”

“總不能隨便買來裝裝樣子。”徐香娟沒怎麽看書,到時候真有人問了,直接說是她先生常看的書。

本來她是去燙粉絲了,但阿寧說他來燙就好,既然他來燙,她就出來和管倩夫妻兩個說話。

管倩:“有心了,不怕被偷嗎?”

徐香娟:“到時候會寫牌子上去,大概是說如果有一本被順走了,整個書架會直接撤走。”

阿寧學習的小間應該還能塞下去一個書架,雖然十分擁擠,但沒事,在裏面學習休息不需要太寬敞。

印嶽:“但願不會遇到沒素質的人,盜竊罪可是重罪,要不再添一句,還會報公安處理。”

徐香娟:“是,可以加這麽一句。”

管倩:“前面再寫,此處書籍供免費閱讀,但怎麽怎麽樣的。”

徐香娟:“沒錯。”

幾個大人想好了牌子上寫些什麽,三個小孩還圍坐在一起看書。

見管倩夫妻看著小孩,徐香娟道:“最底下的是小孩書,主要給瓜瓜牛牛認字看圖用的,平時無聊了,除了寫作業還能待在這裏看書。”

管倩:“書是給多大孩子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