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4頁)

說著沖方惠茹擠了一個心領神會的眼神。

當下京市的戶口可值錢了,當初方細妹兒子大學畢業好久都沒有找到接受的單位在家裏閑了好久,這樣大大閑人不好找媳婦,將就找了個附近縣城的姑娘,因為戶口不在京市的關系,這姑娘在單位的工作崗位性質就是個臨時工。

現在院裏面不是有轉戶口的名額了嘛,方細妹就盯上這個名額了,劉姐的丈夫陳春橋是院長,有話語權,這不是最近方細妹就總找上劉姐一起去買菜,打聽的就是轉戶口的事情。

方惠茹記得方細妹家的孫子就是京市戶口,怎麽又折騰起來給媳婦轉戶口的事情了?

這倒不是她看不上方惠茹的媳婦,覺得人家不該占用這個名額轉戶口,實際上院裏面每年都有這個名額轉戶口,大家都是默認要給孩子們留著的,給那些曾今在農村當過知青,在農村生了孩子,返城以後沒辦法帶著丈夫/妻子回城,孩子因為戶口的關系還要留在當地,多一個名額,意味著可以多一個孩子回城念書。

這年頭,大人要是沒有戶口和糧本在城裏也沒有太大關系,自己本領強的,也可以通過單位把戶口給轉到城裏來,自己關系不強的,大不了當個臨時工,除了歹遇差一點,其他的也不妨礙。

但是孩子就不一樣了,孩子除了跟著父母隨遷,是沒有單位會接受一個孩子,孩子沒有戶口就非常不方便,不僅上學是問題,以後中考高考都是問題。

這些年來,大家都是很有默契的把名額留給要讀書的孩子們,但是方細妹一定要沾這個便宜,也是叫人很不舒服的。

當年學院裏面家家戶戶都有去下鄉的,她兒子打了病假條說是有病就不去,後來學院裏面推送工農兵大學生,她兒子就“病愈”了跑去讀了個大學,因為名聲實在是太差,她兒子硬是沒有把大學給讀完,畢業以後好幾年找不到接受單位,後來還是方細妹打點關系,找了一個學校勤務處的工作給她兒子,好歹把工作給安排了,她媳婦的工作也是在學校,雖說臨時工收入是差了一點,但是基本上不影響工作生活。

方惠茹聽完了這個消息,出門買了早餐,昏昏沉沉的回到家,一進門就看見陳檬真在做作業呢。

肖敏在旁邊輔導女兒做作業,大清早的已經把家裏收拾了一輪,看見方惠茹進門帶著一身的寒氣,忙跑過來幫她換上了一件幹凈的衣服,濕掉的衣服跟鞋放在家裏掛一會兒,不到中午就能幹。

陳小軍早上都會鍛煉一下,這外面下雪了他沒有地方發泄力氣,這會兒幫著丈母娘打掃屋子頂上的灰塵,一看見方惠茹進來就問爸爸去哪裏了。

方惠茹笑著說老唐也在家閑不住,都快過年了還喜歡往外面跑,找人家去下棋去了。

肖敏忙說:“爸爸還喜歡下棋呢,這幾天我突然想起來好多以前的事情,我記得小的時候爸爸就很喜歡下象棋。”

方惠茹在家裏中間站了一會兒,直到身上的寒氣都掃凈了,才走到陳檬旁邊,她看見陳檬寫著作業呢,字跡非常工整,是孩子裏面少有的好看的字。

“外婆,你回來了,媽媽說你出去肯定是買早餐去了,讓我在家裏做作業等一會兒,要是她猜錯了呀,咱們再出去吃。”

“那你媽媽可猜對了,先把早餐吃了吧,還熱乎著呢。”方惠茹出去的時候帶了個棉袋子能保溫,要是包子饅頭就這樣拎回來,到家肯定都冷了。

陳檬一聲歡呼,從座位上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跑去拿包子去咯。

北方人做的大包子更實在,尤其是單位食堂的包子,肉餡跟不要錢似的,裏面包的滿滿當當的都是豬肉餡,陳檬咬了一口就說真好吃。

“咱們乖寶在寫字呢,難道以後真的要考燕京大學,過來陪外公外婆?”

“嗯,我以後就考燕京大學。”陳檬眨巴眨巴著眼睛:“雖然說燕京大學很難考,但是總歸是人考上的不是,我就不相信別人能考上我不能考上,等我考上了燕京大學,外婆就有人照顧了。”

陳檬這一番有志氣的話讓方惠茹高興不已,但是也讓她陷入到憂郁之中。

她自己在新安當過教育局長,是很清楚新安當地的教育資源的優缺點的,要說新安也是盛產人才的地方,但是由於基礎教育起步晚,這些年穩打穩紮的雖說也有點小小的進步,但是相比於京市的教育資源來說,H省的教育資源還是落後很多。

雖然說陳檬熱情積極上進,也會看上一些方惠茹特意從京市寄過去的書籍,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教育環境不夠好,本身就是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等到劉姐跟方細妹走了以後,方惠茹老老實實的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跟肖敏說了:“我提一個建議,這個建議未必就這樣執行,我只是覺得乖寶要是把戶口轉到京市來,對以後的發展還是有好處的,我現在打個比方,現在京市的人口是八百萬,而H省的人口接近一個億,每年燕京大學在京市招生的名額有300個,而在H省招收也就三十個人左右,乖寶現在在H省上學不僅面臨著教育資源沒有京市好的這個問題,以後高考也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