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3頁)

到舅舅家就不同,在舅舅家。她們都是寶貝,她們哭了,連舅舅都會被外婆打的。

不過沒有哭多久,她們就再也哭不出了,因為口中都多出了一顆肉丸子,香香軟軟的,是她們愛吃的曾外婆做的好吃的。

下意識的,她們就咀嚼的吃咬起來,忘記了要哭了。

老太太笑得見牙不見眼的,不停投喂,最後一整包的肉丸子都放到了兩女娃的手中:“乖丫頭,不要哭了,曾外婆給你們帶了好吃的,抓好了,不要給忠娃他們搶去了。”

趙簪和趙瓚立馬抓緊了,走到老太太身後,戒備的鼓著臉,望著一旁的二舅舅。

因為印象中,幾位舅舅因為搶了她們和妹妹們的零食,被叔外婆打的次數,老多的!

可是這幾位舅舅還是樂此不疲。

許國公裝作不在意的撇嘴,轉開頭。

誰叫老太太永遠只偏心最小的,自從家裏來了更小的之後,他們能吃到的,就少了。

而且,他才不會在這裏搶呢,太丟臉了。

剛剛老祖宗可是說了的,今天將兩娃帶回去,晚上可是有大餐的!

趙丞相氣的說不出話,趙相夫人暈倒了,還剩下的趙老夫人當然不能讓眼前這一幕其樂融融繼續下去,不然,趙家就成了京城笑柄了:“簪兒,瓚兒,回來!如果你們今天夠膽離開趙府,那就永遠不用回來了,我們趙府,不需要吃裏扒外的曾孫女!”

老太太就奇怪了:“忠娃,這老太太是不是糊塗了?我們家不是每年都給珊丫頭送吃送穿的嗎?明明就是我們家自己養的娃們啊,怎麽吃裏扒外了!”

許忠立馬想笑了,不過,他忍住了,裝孫子的回答:“老祖宗,趙老夫人不是老糊塗了嗎,我們可是每年每月都有送夠糧食來的!”

這也是老太太才能做出來的事情,可能是從亂世過來的老人,她特別珍惜糧食,又因為大伯的意外,更加害怕自家的孩子會被餓到,幾乎每個月都給所有人送上足夠的,她自己種的糧食。

珊大姐那更加是。

作為許家唯一一個出嫁的女兒,每個月既然要送了,那就送的完整一些,吃的用的玩的,絕對最新款最齊全。

從來就沒有斷過,幾乎都快要成為京城一景了。

許國公府幾代積累,再加上到了許忠這一代,給許誠娶了前戶部尚書的女兒,這位媳婦雖然柔弱了一些,不過卻是一個經商好手。

許國公府耶不需要她管家,她無聊就折騰起各種商業起來,又加上家裏的人害怕她虧本,都各自出資支持,誰都沒有想到,她居然非常的有天賦,在有空沒空回娘家找父親取經的情況下,如有神助般,背靠著娘家和夫家,賺得盆滿缽滿。

因為她的原因,許國公府如今真的不缺錢。

加上許國公府從上到下的女眷,都不是十分注重錢財的人,所以每個月,給趙府送過去的東西,都夠中上等人家給女兒辦一次嫁妝了。

趙家開始還會根據許國公送過去的禮,按價值回禮,到後來真的無法維持,只能直接無視了,雖然眼熱,可是即使再眼熱,她們都不敢打這些東西主意。

沒法子,趙丞相是和帝登基之後,才中年發跡了,無論是官職和權勢,一直都不敢和許國公府叫板。

趙老夫人和趙夫人也懂,所以即使以前再不喜歡這個孫(兒)媳婦,都強迫著對許珊和善非常。

不然,早就有通房侍妾了,哪會等到現在。

不管是趙老夫人還是趙夫人,還有那位趙家嫡長子,他們都是覺得如今趙丞相已經是一國丞相了,才敢抖起來。

這也是他們三兄弟不滿珊姐夫的一個原因,熬了十多年,還不過是翰林,手上也沒有產業,那份東西,也有一半用在了他的身上,居然還有臉鄙視。

最讓許忠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姐夫,總是每次見面就之乎者也之的,對這些“阿堵物”不屑一顧,還要“規勸”他們不要過於看重這些東西,移了性情。

實在忍不住了,當時還是世子的許忠說:“我就是怕自己移了性情,才送去給姐姐和外甥女用的,她們是女孩,不用養家糊口,不怕移了性情,況且,不是都說,女孩要嬌養嗎?只要姐夫你立得住,不要用就好!”

從此,那位趙姐夫果然清高起來,拒絕了趙府送去的一切!

許忠想,找姐夫他大概是以為,他的夫人許珊,會勸他的,給台階他下的。

認為只要她的夫人心痛,他還是能繼續用這些優渥舒適的東西的。

可是,他太自以為是了!

許珊姐可是看著我們幾兄弟在艱苦的環境中,摔打長大的,怎麽可能會勸他,反而非常贊同的鼓勵趙姐夫,配合他們的勸導,將找姐夫的日常用度也減掉一半。

讓他們三兄弟,笑了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