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第2/4頁)

內裏誰都知道是什麽緣由,可是對外的說法卻是養母身體原因,不能再生,怕兒子孤單,想要抱養一個女孩子,何翠丫剛好合適。

何翠丫早就沒有外婆了,在十歲的時候,唯一還有心顧著她的外公也去了,她就真的成了沒有人想管的孩子了。

養父養母對她不好不壞,沒有餓到渴到凍到。

外公在的時候,還對她有幾分客氣,外公去世之後,對她就生冷了那麽幾分。

養父還好,信奉男主外女主內,對她表面上和兒子是一視同仁的。

關鍵是養母……

在養父面前,還有所有旁觀的人看起來,養母該做的都做了,人後對她就……很生疏客氣吧。

何翠丫沒有感到一點屬於親人的溫暖,更多的像是利益的交換。

她付出勞動,家裏家外一把抓的,乖乖聽話,從不敢逾越一絲,將養父養母一家伺候得好好的,總之從外公去世之後,養母家裏的大小家務,幾乎有大半都是壓在了她的身上了。

養母滿意的時候,會對她和顏悅色一下,給她零花錢、做新衣服什麽的。

不是誰家的女孩子都有零花錢的。

養母更不介意她藏私房,這麽看來,她這個養女比起其他家裏的孩子,都要幸福得多。

只要她不打擾他們一家三口的互動,養父一家對她真的算是不錯了。

久而久之的,她就自覺的將自己當做外人、工人。

林嵐看來,這個養母其實就是將原身何翠丫當作了一個上門的工人、保姆。

總的來說,按照旁觀者的眼光來說,對何翠丫是相當大方體貼的雇主了,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而且受過很好的管家教育,十分精明的一個女主人。

何翠丫也懂事,知道惜福。

生活不算苦也不算幸福,只要不要看到整天膩在一起的養父養母,是多麽的疼愛關心他們的兒子的就好。

做著自己本分的事情,不想將來,為的就是有一個可以安家的地方。

比起很多命途多舛的人,何翠丫自認自己的幸福的。

就這樣,何翠丫就以這種名為養女,實則是小雇工般的身份,一直居住在養父養母家裏。

外人還不能說什麽,畢竟,不是親生的,能作到這樣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很多農家孩子生活還沒有何翠丫好呢,農戶家的孩子,誰不是從小做家務的呢。

何翠丫唯一一次不聽養父養母的話的,就是關於彤彤的。

在去縣裏的公路上,撿到了看起來只有兩三歲的彤彤,何翠丫就不願意放手了。

最起碼,她是絕對不放心將彤彤交給任何一個不是她血緣親人的手上的。

或許是早有預謀,又或者是養父養母早就已經為她安排好後路了,借著何翠丫不願意放棄彤彤,加上她的養兄在第一次高考,就考上了首都大學的機會,給了她兩個選擇。

放棄彤彤,將小彤彤交給國家福利機構,跟著他們一家回首都。

沒錯,養父養母都是首都人,祖輩都在那裏紮根的,可以說只要跟著他們去,絕對前程無量了。

或者不放棄彤彤,留在這裏。

何翠丫選擇了後者。

原因很簡單,她不想去首都。

因為她後爹,也就是母親改嫁的知青,也抓住了第一次高考的機遇,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

同樣的,後爹也是首都人,父母更是知名的學者教授,書香世家。

這樣一來,為他生了龍鳳胎的母親鄭大丫也母憑子貴,要一起回到首都了。

人人都在羨慕之余,卻沒有想到,作為外公的唯一親生女兒,她都走了之後,誰還會記得給外公一家拜祭掃墓。

出於這個原因,加上彤彤的緣故,何翠丫的選擇不容置疑。

這個選擇,讓三家人都松了一口氣。

嗯,親生父親一家、親生母親一家還有養父養母一家。

忘記說了,親生父親的原配王紅心也是本地人口大戶的女兒,走關系的給親生父親某了一個縣裏賣肉單位做臨時工。

屠戶出身的何國棟本身的本事有鉆營了一番,十幾年來,已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在縣裏安家了。

對於三家人來說,何翠丫都是一個累贅。

無論是去縣裏,還是到首都,何翠丫的存在,都讓所有人覺得不體面。

如今她選擇留在大洞山鄭家村,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了。

鑒於三家都是所有人都關注的焦點,三家人都自覺是體面人,對於“識趣”的何翠丫更是不會虧待了。

也不敢虧待,都要臉呢。

父親作為領導,還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想要向上爬的領導,怎麽都不能有個不體面的女兒,更不能有虧待女兒的名聲;

母親不想帶著拖油瓶去首都丟人現眼,書香世家很注重臉面,她為了龍鳳胎的將來,也不願意自己臉上無光,何翠丫的存在,會讓她的過往被人一次又一次的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