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第2/5頁)

對曾經居住過的鄭家村、還有何翠丫,都有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對林嵐做的一切,接受得十分理所當然。

這不怪李夫人,因為“見識”廣了的李夫人,對於她接受到的待遇,並沒有覺得有什麽優待,畢竟,這本來就是她在首都的日常生活待遇。

回到福窩久了,李夫人已經忘記了曾經在鄭家村過的日子了。

嚴格來說,有出色的李團長還有看在何翠丫的份上,村長外公的幫助,曾經的李夫人也沒有受過什麽苦。

但是村裏的人的看法就不同了。

要知道,李家婆媳借住的院子,可是村裏大夥合夥弄得,參照老人們曾經見識過的大戶人家庭院建造的。

是村裏專門給錢多、人傻……好吧,體面人住的高档地方。

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接待領導參觀的。

申遺成功那段時間投入使用比較頻繁,之後就沒有人用過了,直到李家婆媳的到來。

這種院子都是半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

那費用就別說了,租一個月即使打折都夠村裏一戶人家大半年的收入呢。

翠丫是眉頭都不皺地直接就付了四個月的錢,還說少了她補,多就充公,要求就是讓大夥照顧一下李家婆媳。

錢和賬目村裏明明白白的都在呢!

村裏的人都話裏話外的提醒了,李夫人卻依然沒有任何表示,仿佛理所當然一般,讓大夥心裏頭十分不是滋味。

以往翠丫還小,大家沒有往深裏想,艱苦年代裏,就想著翠丫在李家有吃有用有穿的,不是過得好好的嗎?

現在琢磨回來,李夫人那時候對翠丫的感覺也和現在一樣,細想起來不大對勁啊,就像……

對了,不就是舊時那些地主老太太對丫鬟的態度嘛!

呼之則來揮之則去,順眼了賞幾塊錢,賞兩塊布料一樣。

李夫人更加賺一些,不是買了丫鬟,而是送上門的女兒,小時候給錢和給布料,小恩小惠地養著,據說老村長為了外孫女,也留了不少東西給李團長家的,i這些都是村裏的老人家看不過眼說出來的。

現在何翠丫長大了,這些都省了不說,還帶能拿孝敬的!

大夥都笑稱,這幫人養女兒,也挺賺的。

不過,一家事一家了,大夥雖然看不上,但是最多嘴上說說,更多的事情也沒法插手。

李家現在可是首都文化人,李團長還提幹升職了呢,聽說現在要叫李旅長了,他們這些泥腿子可是不好出頭。

翠丫都忍了,他們還能怎麽辦呢?

只能說,翠丫的命不好了。

村裏三個月,縣裏三個月,如今兒媳婦出事了在醫院,吃的用的,都是翠丫的,大夥就從來沒有見到她不舍得過,大方得人人都覺得敗家了。

花多少都是經過村長兒媳婦的手的,大夥暗地裏偷偷地算算都覺得牙痛,太奢侈了!

即使何翠丫再會賺錢,日子,可不是這樣過的!

但是,誰都沒法說出翠丫的不好,李家的不是。

一個死要面子大撒錢,一個理所當然不虧心,他們還能說什麽呢!

就是親生的母女,也幹不出,讓女兒給自己養媳婦養孫子養了大半年的,連面都不見一趟的荒唐行為。

這樣的媽,別說不是親生,就是親生的,都得翻連。

可是誰叫翠丫是個厚道人呢!

不厚道也沒有用,一層養育之恩,就能蓋過所有的去。

村裏的最有聲望的老人家都不說話,他們不是不想替翠丫出頭,而是這個頭,翠丫自己就替自己出了。

沒看到現在所有人都在說李家不厚道,都在說翠丫的好話嗎?

何況他們可是看出來了,翠丫請來的那些專家,可都是肚子裏有貨的,都帶著警衛,別看著她帶著個孩子看似很弱勢,實際是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村裏誰都沒有她母女有底氣。

為了一時的意氣,替翠丫出頭,那才是壞了翠丫的打算!

和養母理論,無論誰對誰錯,翠丫都落下下乘了。

翠丫這樣一個帶著像彤彤這樣的女兒的娃,想要好前程,名聲不能壞!

可惜的是……

自家沒有好兒孫,配不上她們母女啊!

其實這些年來,打何翠丫主意的人不少。

就看何翠丫身後的關系背景——

親爹是市裏出名的第一批萬元戶,親媽也嫁到了首都生下龍鳳胎地位很穩,養父母一家也有頭有臉。

每年年節,還都給送禮(胭脂、特產)還禮(首都寄回的書)呢。

關系冷是冷了些,但是還在聯系。

不說搭上關系,就說何翠丫一旦被欺負了,他們這些做長輩的,也肯定會搭把手這個是肯定的。

單憑這個,何翠丫的條件都比同村的女娃強多了。

想著占便宜的,打著萬一能搭上關系,過上好日子的,別有用心的人不少,不過都被何彤彤的存在給擋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