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第2/5頁)

只要徐敏敏自己不開口說自己是原配的女兒,誰都不會知道。

剛會首都的時候,她一心撲在學習中,為的就是考上大學,擺脫繼母,擺脫家裏壓抑的氣氛。

只要鄭大丫說一半,解釋一半的,周圍的人將自己當作是鄭大丫前任帶來的女兒,也是有人信的。

畢竟改嫁之後,帶著女兒再改個名字也是很正常了。

如果沒有何翠丫的申遺成功,這一切或許還能瞞更久。

徐敏敏知道,以自己(曾經)清高的性子,只要鄭大丫不針鋒相對,也不會特意地和周圍的人解釋這個,深居簡出不合群的自己,也很難成為大家的話題。

只要瞞到李家和徐家在首都重新站穩,之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畢竟,有些事情,只要不深究,就可以當做不知道,更何況是多年前的芝麻爛事?

人都是更注重當下的!

可惜,李家、和徐家的龍鳳套在何翠丫鬧出的大動作之後,就提前曝光了。

李家、徐家還沒有能到達理想的地位,更沒有和這背後的關系人們建立起更完善的人情關系……

至於何家為什麽一直沒有站出來?

大概是想要評估價值吧……

徐敏敏想起來了,何家在下海經商之前,曾經也是在制度裏混的!

這樣,一切就能理順了。

其實李家、徐家、何家三家的結盟,在何翠丫堅持要留在大洞村照顧何彤彤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舊的問題想通了,又有新問題了。

徐敏敏一直沒有弄懂,事情曝光後,為什麽李家、徐家都被厭棄了。

按照她的理解,比起遠在鄉下的,一個鄉村婦女何翠丫,即使她是弄出了一個非文化遺產的認證成功的例子,但是也就這樣了。

大家都很實際,鄭繡那東西最多也就是用於藝術、做衣服的,而且有了圖譜技藝的公開,何彤彤這個“傳人”也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怎麽看也是在首都蒸蒸日上的李家和徐家更有結交價值。

為什麽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放棄了李家和徐家,這不科學。

直到何翠丫在鄭家村中越來越矚目,徐敏敏總算知道了原因。

因為,事實上也是,何翠丫比起李家、徐家更加有價值。

即使原本李家、徐家更有價值,都在何翠丫那種與世無爭、世界大同觀念促使的“傻子”思想行為下,變得更有價值了。

一個能帶動一個省經濟利益,能拉動外需的植物學研究人員,已經研究出來環境保護植物的植物學家,當然比李家、徐家兩家看似有點根基,但是也是隨時可以找到替代的人家來得強。

在一群都是向利益看齊的人之中,突然出現這麽一個不合群的昂昂之鶴,和李家、徐家的背信棄義,無情貪婪作為比起來,必須更讓人喜愛。

李家、徐家被厭棄,多麽正常。

只是,即使是離婚了,也被逼得公司都快走投無路了,徐敏敏也不能做出趕盡殺絕的事情。

即使她手上握著能直接扳倒徐家、何家、李家的東西。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除非真的到了生死絕境,徐敏敏都不敢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事情。

魚死網破,對於徐敏敏來說,是最差,也是最後的做法。

她已經過了天真幻想的年代了。

李家、徐家再不好,但是兩家的存在,的確也是給予了她和李柯保護傘的存在。

只要她一天還是徐家的女兒,一天還是李家孫子的媽,想要動她的人,都得忌憚著。

最起碼,她立身的資本,傾注了許多心力的公司就可以繼續開下去,誰都不敢輕易做鬼。

能做到的,只是大刀闊斧的重整公司後,在何家、李家還有……徐家三家人的嗤笑下,繼續熬下去。

太過於相信娘家的後果就是,她公司的流動資金因為操作失誤已經所剩無幾,人員,包括核心人員也流失了大半,銀行在不斷催促曾經的貸款。

如果新一場的發布會,她不能力挽狂瀾,她恐怕就只能認輸了。

徐家明明應該作為她後盾的娘家,在她人生低谷的時候,居然夥同公司內部的人員,想要謀算她的公司。

真是既無奈,又可悲,更諷刺。

徐敏敏都已經想著,將手中握著的,關於何翠丫的東西,都給何翠丫送去,以請求她的庇護和幫助了。

以何翠丫那種包子性格,最多也就和李家、徐家、何家三家脫離關系罷了,連她這種前未婚夫的妻子去找茬,她都能又出錢又出工的招待的人(?),是絕對不會做出什麽報復行為的(有待商榷)。

只要能熬過去這一關,一切就好辦了!

不過,在她沒有行動之前,何彤彤居然主動站出來幫忙了……

那天徐敏敏剛和李悟臻辦完手續,拖著她最後的行李箱,離開了李家,仿佛失魂的傀儡,漫無目的地,走到了軍區的公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