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第4/5頁)

按照這個套路,以人類為例,開始是對異能的感知,就是察覺自身異能,初步學會運用,像是透過土地,感應危險,學會凈化土壤這樣;

接著就是對異能的控制操控,這個階段,最明顯的進步就是精神力的覺醒。

懂得利用精神力配合土系異能用於建造建築、種植食物、制作工具、武器……

新世紀的初期,人類就是靠著這樣的能力熬過來,到了現在越來越熟練,已經有了標準的規模套路了。

像林家村這樣人口不到三千的農村,能安家落戶,生活無憂,其中可是大有學問的。

村子人類的活動生活範圍內,往下挖入十米,都是被異能凈化過的石土。

人類在使用異能凈化過的土壤之上,能最大的擴大自己的感知,在這種地盤上,只要有非本族類的異能生物接近,都能第一時間發現。

圍墻、房屋、防衛塔這些都是同理,用土系異能凝結出來的弓箭,在射中獵物的時候,還能操控異能,讓土箭發生變異,造成二次傷害!

林家村的模板,就是如今世道下,在物種變異的刺激中,人類摸索出來的,團結在大地之上的最基礎生存套路的縮影了。

至於所謂的本能運用階段,其實並沒有一個精細的標準。

當異能多練多用之後,就成了一種本能工具了,在熟悉操控後,就能形成本能了,使用越多,就越熟練,也越厲害。

所以很難界定熟練程度,畢竟這種種族大生存的年代,個人的實力怎麽都比不上團隊合作的實力。

異能就更是了,擅長凈化土壤的,不一定擅長種植,擅長土系種植的人,不一定擅長土系制磚……

就是用來建築房屋的基本土系異能成品,房子還是要科學規劃規劃後地砌成的,那種玄幻般直接用土系建房子的情況,不存在的!

土系異能本來就是一個緩慢變化的生存輔助系異能,無論什麽大招,都需要時間的沉澱。

更適合用來建設,防衛或者設置陷阱。

只有領悟了第二異能,還幸運的是覺醒了攻擊系異能,火、雷、金這種,才是真正的攻擊異能。

能將異能真正運用到戰鬥上的人,都是鳳毛麟角的人,比例太少了,還不如組團戰鬥呢!

總之,人類的生存理念一直都是團隊實力至上。

然後,來源於異能生物的晶核同理,也只有地階和天階。

新世紀的物種變異之後,只要有異能,生物都會因為異能的緣故產生晶核,是生命體的精華濃縮所在。

異能晶核的發現,促使了星球能源結構的變革,異能晶核成為了繼煤炭、石油、電力、核能之後的,第五種主要用於生產生活的能源。

變異之初,大家發現周圍的動植物物競天擇的,能憑借吞噬非同種族的晶核進化後,還激動過一陣子。

不過在發現,人類並不具備這種能力,隨意吞噬晶核後——

噫,有點惡心!

隨意吞噬晶核之後,怎麽吞進去,就怎麽排出來,咳咳,是吞進去是什麽樣,排出來,依然是什麽樣。

腸胃不好的,還可能弄個胃穿洞,腸穿孔的……

受過教訓之後,人類很早就放棄了這種天真的,想憑借打怪升級的幻想了。

想要獲得晶核的能量,只能老實地將新鮮的,能量充足的晶核埋在土裏,驅動土壤分解晶核能量,引導到種植的植物身上,通過食用植物獲得。

也夠曲折了。

還得強行解釋一下的是,人類的丹晶不在這種曲折操作的範圍內,吃了吸收了人類丹晶能量的植物,會中劇毒,輕者失去異能,重者高癱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這種植物很好分辨,浸泡在人類過濾過的水中,顏色劇變,黑中帶紅的就是了。

如此屬性,倒是和其他物種的屬性對應上了,同類相斥,動植物之中,誤食、誤吞噬同類的晶核,也是會爆體的,輕則殘廢,重則直接報廢。

地階晶核,只有一個核心,天階晶核有兩個核心。

晶核從生命體中提取出來之後,儲藏在裏面的能量是會消散的,時間長短根據晶核的等級、大小、能量,從幾個月到幾百年不等。

地階小晶核,有些只能維持幾天,天階晶核起步三百年,最高未知,官方公布的最高紀錄是七百三十年。

自從擁有了異能之後,人類仿佛打痛了任督二脈的,不需要教導,只要一瞄晶核,就能自動的將晶核的屬性、能量多少、使用期限給看出來,仿佛生存本能一般。

晶核的形狀和顏色,那是和物種多樣化一樣,也是多種多樣的。

每個種族的晶核形狀倒是一致的,不過顏色就真的多姿多彩,沒有定性了。

人類的晶核稱為丹晶,形狀當然就是圓的,水族的大多數都是軟綿綿的凝固膠體,野獸是帶菱角的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