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女神的出征(第2/4頁)

只是,她因為年紀輕,資歷淺,偏生很多事情,就是看這資歷,看你拿獎多少之類的,不然你就沒資格進那個門檻,所以寧老就只能幫著她一直刷各種獎項,反正虞逐月發的那些論文,夠她碾壓同年齡同等級的人了。

而虞逐月每次拿了獎,獎金就直接捐給各種公益組織了,都沒怎麽過手。

等到完成了一天的研究,虞逐月出門的時候,就發現寧老還在等著自己。

“有什麽事啊?”虞逐月問。

“是有個事情。因為咱們的這個項目,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多的討論和重視,許多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和專家們,就希望能夠和咱們溝通交流一下。”

這個額虞逐月了解,就是各種交流大會之類的,還有什麽研討會,辯論會之類的,目的就是促進業內的交流,使得大家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從而能夠產生更多的火花和想法。

許多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甚至是突破瓶頸,都是通過和同領域的人交流,才獲得了啟發的。

虞逐月認為,這是信息的整合和碰撞的結果,信息才是這裏面最關鍵的元素。

“是他們要來帝都,咱們開個研討會之類的嗎?還是怎麽辦?”這種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的。

寧老說:“時間上不好湊。倒是好些科研機構和大學之類的,都向咱們發出了邀請,被邀請最多的人,就是你了。”

寧老當然是最有資格和話語權的,可是他上了年紀,經不起那樣的奔波勞碌了,每年參加幾次科研大會之類的,就差不多了。更何況,這種露臉的機會,他還是想留給後面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多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多表達自己,多去見識外面的風景,才會成長的更快,也能盡快和國際的前沿水平接軌。

邀請虞逐月也很好理解,一是她是這個課題組非常有分量的人物,了解的核心研究多,所以她對這個課題的了解也很深入,對大家的問題,也能夠很好地解答。

二是她的語言非常好,許多人第一次讀到她的英文版論文的時候,都很難相信是個中國人寫的;用詞永遠那麽精準,描述永遠那麽貼切,邏輯永遠那麽嚴明清晰,說是美國的頂尖科學家寫的,大家也都會信;語言這關過了,才能夠在交流上阻礙更小,交流的效果自然也會更佳。

三也是因為她年輕,年輕就說明面對世界舞台和場合的經驗少,應付大場面大場合的能力不足,更容易套話,更容易用各種手段獲得他們想要的信息。如果換成寧老這樣的老油條,那些人就只能寧老說什麽他們聽什麽了。

虞逐月也是在國際的圈子裏混過的,那些台上的榮譽、成果、重要思想,以及台下的各種競爭、相鬥、手段,她都見識過,因此,那些人打的什麽主意,她清楚得很。

可是交流這種事,還是有必要的,她只考慮了三秒,就點頭說:“好,麻煩您負責和他們聯系,我這邊出行程安排。”

背靠顏雲諫的公司,虞逐月出國的行程也完全不用擔心。

“好的,隨行的人之類的,你想要帶誰,和我說一聲就行。”

虞逐月搖頭:“我不能帶太多的人走,研究的事情不能落下,我不在的時候,工作還是要交給別人做的。”

“也行,反正你做事最周全,也對你也最放心。”

如果是別的年輕人出去,寧老少不得還要擔憂一番,事事都要前前後後安排好了才行。可是對於虞逐月,他就十分放心。

雖然這有點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意思,可是也代表著虞逐月的自由度很大,很多事情能夠自己做主。

商定以後,第二天寧老就把發出了邀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名單發給了虞逐月,這已經是經過篩選的,有些機構因為資質水平之類的不夠,或者其他的原因,寧老直接給排除掉了。

虞逐月拿著名單掃了一眼,前面不少都是美國的大學和機構。

她直接說:“美國這次去不了,所以美國的都刪了吧。”

寧老問:“你的計劃是?”

“這次我只能離開三天,三天連美國都轉不完。再說了,陸地科研所的事情,咱們不能這麽快就忘了,總得給他們一個態度,讓他們知道,咱們可不是那種被欺負了,還會主動送上門去討好他們的人。”

寧老想了想,覺得有些道理。

他們這麽做,雖然有打美國臉的意思,可是也沒有直接針對哪個科研機構,也就沒有直接樹立一個具體的敵人,但是同時也表明了己方的態度。至於陸地研究所的事情,業內的人,稍微想想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到那時,因為中方生氣,而導致全美都得不到這個課題和相關技術最前沿的信息,對於他們是損失,他們不高興了,自然也會去找罪魁禍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