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2頁)

她鬼曉得自己會穿越,什麽玻璃肥皂之類的制造法,那也是一概不知。

但不會這些,不代表她不能搞活經濟。

齊國想要強盛,最重要的三點,一個是人口,一個是耕地,一個就是軍隊。

總之這三樣東西,想要良好發展,就需要很多的錢。

顧蕭在和魏寒說那些話的時候,喬青正在和太尉吵架,就是為了度支尚書府的事情。

“朕早就說過了,要開設度支尚書府,單獨把銀錢分離出來。”

度支尚書府分為度支、金部、倉部、起部。顧名思義,掌管財政收支,最高長官自然是度支尚書。

這事情喬青早些日子就擬了章程,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總是要折騰一下,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這些朝臣被喬青扔了幾次硯台,好幾個還被砸破了頭,最嚴重的還在家裏躺了幾日,也沒有誰再反對這個脾氣壞得要命的年輕皇帝。

但是掌管銀錢的部門,自然是重中之重,基本上皇帝列出來的這些職位,都是找有過相關經驗,原本的三公九卿兼任這些職位。

“臣無異議,但是這個度支尚書的人選著實要慎重,這魏寒出身商賈,不過是個小副將,從未聽聞將相之才,哪裏能擔起如此大任。”

齊朝的士大夫是很看重名聲的,如果魏寒是個非常有名的隱世高人,皇帝請他出山入仕,那給個丞相的位置,這些文人都不見得在明面上說半句。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提的名單,你們說說看否了多少個?在太尉心裏,到底是朕是這個皇帝,還是你是皇帝!”

老太尉白發蒼蒼,身形顫顫巍巍:“臣不敢。”

“朕看你們沒有什麽不敢的!”

喬青顯得很是惱怒,她的手放在了案上的硯台上,緊緊的把它抓在了手裏。

“依太傅所言,這支部尚書的人選,誰來最合適?”

“老臣覺得,喬玄不錯。”

硯台被重重地摔到了老太尉的腳下:“朕可以讓喬玄當這支部尚書,但是支部校尉的位置,讓魏寒來做。”

這次老太尉沒有堅持,退了一步。大概是因為他覺得有喬玄在,年輕的皇帝安排出來的人,翻不出什麽風浪來。

朝中人心險惡,若是有心又有權力,想要陷害一個人,並不是什麽難事。

“行了,就按照這個辦吧。”喬青似乎是覺得和太尉拉扯太麻煩了,兩個人各退一步,做出了妥協。

實際上,她一開始,就是想讓魏寒做這個校尉的,但她不無理取鬧,給個更高的位置,這些愛同她扯皮的臣子怎麽會答應。

談判如同砍價,道理是一樣的,把價錢拉得高高的,才有砍的余地。

她壓了壓自己的額頭,感覺有些疲倦,今日還是早些休息,畢竟明日要為臣子接風洗塵,而後日,便是她的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