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4頁)

當然,這和她沒有孕育子嗣也有關系,因為沒有自己的孩子,不會妄想那個大位,就不會為了一己私利做出丁夫人做下的惡事。

她本以為自己會死在皇陵之中,沒想到當時還未登基的太子給了她一個活命的機會。

雖然不能在這之後,她只是以義女的身份留在府上,不能像以前那麽光明正大地以尊貴的身份出席,但皇帝給了她這個機會,她就念了這份恩德。

要知道宮裏那些宮妃,當年跟在丁夫人後頭可勁作磨太子的,就沒有一個活下來。

很顯然,天子不是真的缺那兩千兩銀,只是為了同世家建立起一個聯系。

這話要是喬青聽見了,肯定會誠懇的告訴她,不,同世家綁在船上只是順便,她的真正目的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小金庫填充點銀子而已。

秦禦史沉默半晌,又道:“此次的事情,我自然會辦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世家勢大,但天子才是正統。不然每逢亂世,為何那些起義者總要扯著清君側的口號。

否則不少世家豪強勢大,卻不是各個都想著要造反登基,怕的就是天下文人口誅筆伐。

秦夫人咬斷絲線:“我瞧著陛下是個性情中人,你好好為他做事,他也不會虧待你。井裏冰鎮了瓜果,吃了消消暑,免得熱出病來。”

天子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出了名的脾氣不好,睚眥必報,氣量狹小。

好像做了天子之後,他的脾氣更壞了,不過興許是因為沒了人壓著,他只是改成了不計較小毛小病,但是在大事上,卻顯得尤為嚴苛。

一旦哪個人戳中了天子敏感脆弱的神經,他就能做出當朝把人拖出去打死的事情。

這般做派,無論如何和仁君說不上關系,在文人口中,天子的名聲也不太好。

不過再不好,他也是天子。

特別是這段時間,喬青提拔了不少寒門子弟,慧眼識張縱,已經傳為民間佳話。

普通老百姓見不到天子,但知道張縱是為民辦事的青天大老爺,便愛張縱及喬青了。

待寒門子弟的好,她們也是親眼目睹的,現在皇帝隱隱同世家僵持,好不容易這次有示好的意味,他們能做的,就是第一時間拉住這個橄欖枝。

說到底,齊朝的皇室還沒有弱到那種地步,世家若是擰成一股繩,皇帝也奈何不得世家,可各家有各家的利益顧及。

喬青軟硬兼施,對大多數世家放任不理的態度起了效用,目前為止,沒有巨大的利益吊在前面,齊國的世家根本不可能齊心。

太官令人那麽多,按照皇帝的要求,裁掉一半的人選,事情來得及,這人員變動就很大。

今天沒被皇帝裁掉的,不一定明日還能留著。

王管事接觸的人,本就是歸屬太官名下的,畢竟太官名下一千五百人,隨便安排個不重要的人進來,就不就可以達到宴玉要求了。

結果他想辦法把錢送進去,帶著宴玉上門,那群人卻把他趕了出來。

“我家大人如今都不為太官辦事,莫說是你們二位。”

王管事便急了:“這算什麽啊,我當初可是給了錢的。”

對方罵罵咧咧:“要錢沒有,要命更沒有,有本事你去京城告我們。別看我們大人退下來了,就當我們是軟柿子好拿捏。”

其實王管事送的錢也不算特別多,擱在以前,這事情沒辦好,退了錢也沒什麽,可是誰讓上頭那位鐵了心要抓太官令貪昧下來的錢,家中的銀錢要用來上下打點,不說有以前風光,好歹他們要不被牽扯進去,保住自己的性命。

除了太官、湯官和導官三位大人,在太官令做事的人雖然多,可平日裏基本上見不到天子,只默默在背後做事。

閻王手底下的小鬼,平日裏可以借著天子威風辦事,可這些人大多數地位低,就算是世家子,那也是家中不成器的子孫塞進來混日子,掛一個名額,多撈點油水。

莫說是皇帝親口下令,就算是秦禦史,動起手來也是沒有多少顧忌,絲毫不手軟。

王管事人微言輕,也不知道更多的訊息,聽了這話,一張老臉幹巴巴擠出一點笑容:“您說的這什麽話,這錢您且收著吧,待日後大人起來,能念著小的一點就好。”

這貪汙受賄的事情,王管事哪裏能告。他給錢就是單純送禮刷對方的好感,托人給自己辦事,又沒有什麽證據,也沒有寫條子,也就是想著人家大人大量,好心把錢還給他,現在事情沒有辦好,錢沒了,他也無可奈何。

因為擔心宴玉不會說話,王管事帶宴玉過來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進去,讓宴玉暫時在門外守著。

見到他這般垂頭喪氣,宴玉便問他:“我可以見到天子了嗎?”

王管事沒好氣的說:“辦個屁,這條出路不成,現在宮裏都在削減人數,今上根本不想養這麽多的人,你湊到宮裏去幹什麽,喝西北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