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頁)

等到權力徹底被分化,她說什麽無人敢阻攔的時候,再將細節條律進行調整。

拉鋸戰這種東西,一方退了一步,就會被她逼得步步後退,再也別想翻身。

這一點和皇位的繼承方法是一致的,皇帝富有天下,他的兄弟們及時健在,也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部分。

通常情況下,皇帝們為了表面上的仁義道德,只要自己還活著的兄弟不作妖,沒有大的威脅,對他們大都十分的寬容。

梁王這種情況算是例外,先帝同梁王有手足之情,甚至可以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先帝雖非長兄,可登基的時候梁王年幼,梁王幾乎是在他的膝下長大,兄弟兩個小時候的感情,比喬青這個太子還要深厚一些。

也就是在臨死之前,先帝有過後悔,梁王這個最大的阻礙他當年心軟,沒有鏟除掉,如果繼任自己的太子不夠強勢,梁王又稍微添了一點野心,那齊國的大好江山,就會落到梁王手裏。

喬青不曉得那個先帝後悔不後悔,她只知道自己做了決定,就不會後悔。

“朕打算實施推恩令。”

喬青把推恩令的具體細節,當著梁王的面都說了出來。

她就這麽一說,語氣聽起來十分輕描淡寫。梁王卻聽得一顫,略一琢磨,立馬了解了天子的用意。

他是新帝的叔父,算是新貴,從他這一輩下去開始做下去,影響倒也不是很大。

但是以前的諸侯王就不一樣了,幾百年過去,嘟囔得到分封的諸侯王,不知道有了多少子子孫孫。

天子敕令一出,那些諸侯王的血脈,肯定要爭取自己的利益。

越是枝繁葉茂的大家族,就越是會被分的稀碎。

大家族對外的時候是很團結的,可是因為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為了那一個爵位,這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們,也一個個爭得滿紅耳赤,眼睛都成了鬥雞眼。

這種情況下,平白添上一個爵位在他們身上,哪怕只是子爵,他們也會樂瘋掉。

更何況一個爵位和一大筆錢不一樣,後者一次性拿出來,前者則是可持續發展。

沒有原件指的是這些人在大方向不夠聰明,但是不代表這些人是傻子。

這些諸侯的子民既然是諸侯王的同族,從小錦衣玉食的長大,對富貴自然十分渴求,想要爭上那麽一爭。

當年被開國皇帝分封的諸侯王有一部分因為血脈斷絕,又被天子收回封地。

那些聰明的當家的千叮嚀萬囑咐,不肖子孫還是害死人。

那些諸侯王的子孫,也不是各個都成器的,你指望他們去講什麽家族長遠,他們也看不到那麽多。

更何況,那個誰能保證帶領這個家族前進的人沒有半點私心,又不是聖人,願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聽了喬青的話,梁王長嘆了一口氣:“倘若我不同意,不配合,陛下又當如何?殺了我不成嗎?”

喬青當然想過梁王說的這種情況,她吵著他微笑:“王叔說了,您身體不好,這天下哪有長安多名醫。您自己不是說了,那天易閣弟子就在京城。”

事實上,這次梁王離開封地離開京城,來了之後,喬青就沒有想過要放他離開。

進了她的口袋的獵物,她絕對就沒有放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