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2頁)

這借他兵馬的郡守,和他要去的靈山縣並沒有多少利益糾葛,而且這位胡端的威名,那郡守也是聽說過的,實在受不了他鬧騰,借的十分爽利。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些平常流裏流氣的小混混,穿上這一身冰冷的兵甲,再佩戴上那長劍,各個像模像樣,威嚴十足。

劉家的確是人多,可是百姓和官兵那是兩碼事,都說民不與官鬥,家裏的女人老人小孩,看著人都縮了,能硬抗嗎?

而且他們是有青壯,可是除了毛頭小子誰敢擅自冒頭。

呼啦啦近百官兵,一起抽出腰側那利刃,寒光一閃,他們的骨頭就軟了。

給了這劉裏長一個下馬威,胡端在縣衙裏轉了一圈,想著時間寶貴,也不多久留,最後拿了縣衙的戶籍,讓人把負責人找來,勒令這些人在短時間內召集所有還活著的戶主,只要管事的人。

四五千人,全都跑來,那就是鬧哄哄一團,一戶只要能當家做主的戶主就可以。

在大廣場上,胡端清清嗓子:“此次我西北大軍大敗胡人韃子,卻也損失慘重,急需補充兵力。因此我前來,乃是奉當今天子之命,安排諸位去西北服兵役,只要能幹事的青壯。情況特殊,沒個十年八年,應當不會回來。多的話,就是二十年三十年或者一輩子。”

聽到說是服役,這些縣民臉色都變了。

皇帝好聲好氣的讓他們走,給了自由的權利,沒人願意去,可兵役徭役,抓壯丁,這些都是百姓畏懼,而且覺得自己抵抗不了的東西。

他們根本沒有和朝廷反抗的勇氣。

胡端又說:“但是天子仁善,說邊城空虛,多住些人也住的下,在那邊開墾良田,頂多初時,日子過得清苦一些,你們若是想帶家眷的,可商議一番,一同帶去,若是不願的人,本官也不為難。反正分隔個十年八年,人能不能活著回來我也不知道。”

“本官說一說規矩,按照律法,鄉長裏長亭長,管好自己的人,若是出了逃兵,就一個下場。”

他沖著自己帶來的人點點頭,後者把從鄉裏弄來的一頭大肥豬綁上去。

是活豬,五花大綁,像是綁了個活人。

胡端拿了一把殺人的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他又不是專業殺豬匠,自然不能讓豬一刀斃命。

一刀一刀又一刀,他的臉上濺了血,本就有幾分邪氣的臉龐更是嚇人,看起來像是個地獄爬出來的魔鬼,豬的慘叫聲一聲又一聲,極其淒厲。

胡端的小弟說:“大人的意思是,逃兵,就是這大肥豬的下場,我家大人,可是當初屠了四百縣民的那個,殺的都是青壯,你們這裏還有多少個四百人?”

下面的民眾有人腿都軟了,甚至嚇尿了。

胡端咳了兩聲,又道:“行了,這豬宰了,分給大夥吃吧。”

他給了個巴掌,又給個甜棗:“今日回去收拾行囊,好好同親友家人告別便是。明日這個時辰,再次集合,晚來者,一律砍了頭掛杆子上示眾。”

結果等到次日,就是連白發蒼蒼的老人,也一起跟上了。

胡端還甩個冷臉:“這是去兵役,帶一個兩個,怎麽各個都拖家帶口帶上了。”

女眷們抹抹眼淚:“大人行行好,不是說天子仁善,可憐可憐我們,都把我們帶去吧,我們不會給大人添麻煩的。”

誰都不願意離開家鄉,可是男人們孩子們都走了,她們留在這裏還有什麽意思。

如果被迫要分隔兩地,那還是一家人在一起才好。就算是日子過得苦了一些,好歹一家人團團圓圓。再說,走得也不是他們一家,還有熟悉的鄉裏鄉親呢。

胡端的小弟們一唱一和,配合那些木頭樁子士兵,胡端這才松口:“路上管好你們的人,絕不能拖了隊伍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