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頁)

素日裏在宮內一時技癢彈奏一曲,那些小太監們為了討好他,自然是歡聲如雷,可是像是今天這樣的猶如遇見知音般的情形,還是頭一次。

張恒雖不知道闌珊心裏在想什麽,但就憑她這份知音之情,今日這一趟便極為值得。

他看看闌珊,又回頭看了一眼趙世禛。

終於,張恒又走回桌邊:“殿下……”他有些猶豫,欲言又止。

趙世禛看了一眼門口的高歌,高歌便悄然走上前來,拉了拉闌珊的袖子。

闌珊會意起身,跟著他走了出去。

兩人去後,張恒笑了笑,說道:“殿下今兒把我叫來,雖是為了舒丞求情,卻也是煞費苦心了。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殿下能做到這般地步,我也不再一味藏著。”

趙世禛溫聲道:“公公不必為難。”

“不算為難,橫豎我做的事情,都是板上釘釘數的清楚的,殿下遲早也會知道,”張恒道:“海船監造的時候,我們司禮監一直都有人現場督察著,就在這次大火之中,兩名督造都死在現場,可就在案發之前,其中一名督造曾上報說,發現海船上有異樣,只是茲事體大不敢亂說,需要司禮監派人親自前來查看,誰知就在消息傳出還未到達京城的時候,事情就發生了。”

“海船上有異樣?是什麽?”

“具體是什麽那人來不及說,也無法再說了,而且作為證據的海船已經給燒毀了,但是今日聽舒丞說起松木的事情,倒是讓我想起來,”張恒說到這裏,盯著趙世禛問道:“海擎方家,榮王殿下應該不陌生吧?”

海擎方家,是江南地方最為有名的富豪之一,因為在翎海旁邊的海擎,便冠以海擎兩字以彰顯殊榮。

天底下的豪富之家多了去了,但海擎方家之所以赫赫有名,卻是因為他們家跟京城靖國公府有姻親關系,而靖國公府,則是太子妃鄭適汝的娘家。

趙世禛眉峰微蹙:“怎麽,莫非此事跟海擎方家有關?”

張恒冷笑了聲,道:“殿下是明白人,我也不瞞著您,浙海這邊勢力盤根錯節,所以司禮監自也有許多眼線,就在案發前一個月,海擎方家重修宗祠,聽說是托著川貴之地的商人,特尋了好木材回來。我們的人曾去看過,那木材紋理極佳,香氣撲鼻,顯然是從足有丈三四圍的杉樹上所取,本來方家財大勢大,能找到如此佳木也是尋常,可偏偏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後來我派人暗中去尋找那供木材的商人,不料那人竟在半路給賊人劫殺了,死無對證……殿下覺著覺著這一招有些熟悉?”

趙世禛知道他指的當然是造船局的小顧意外身亡,以及江為功在文庫房的事。

張恒越發冷笑道:“也許殿下要說著都是巧合,可既然有不該出現的松木留在現場,再加上督造說的海船有異,我不禁猜測,會不會有人鬥膽包天,用偷梁換柱的掉包計,把原本用在海船上的佳木移到了別處,反而用一些別的木料來搪塞……被發現了後就索性燒船,殺人滅口。”

趙世禛問道:“這些事公公上報了嗎?”

張恒道:“尚未,但不會耽擱太久,我會寫個折子,先送給我們宮內的雨公公,憑他裁決。”

趙世禛想了想:“多謝張公公也對本王開誠布公,但是方家的事情,本王覺還還可以商榷。”

在張恒看來他是東宮的人,自然要護著太子妃的姻親,所以絲毫也不驚訝:“王爺想怎麽樣?”

趙世禛道:“我想去方家一趟,公公的那封密奏,在我回來之前暫時按兵不動如何?”

張恒略一思忖:“殿下幾時回?”

“從翎海到海擎,急趕的話只需要兩個時辰,若無意外一天之間便可往返。”

“那好!我等殿下一天半。明日中午殿下若不回來,我便要發信了。”

張恒說罷,行禮告退,臨出門的時候他回頭道:“但是王爺應該也知道,不管是什麽人動手,殺了司禮監的人,司禮監是有仇必報的。”

趙世禛一點頭:“張公公請。”

張恒去後,高歌領著闌珊從旁邊的門後走了出來。

方才兩人並未遠離,在門口已經聽見了。

闌珊早在聽見“海擎方家”的時候也嚇了一跳,臉色還沒恢復過來。

趙世禛一眼看見:“怎麽了?”

闌珊有些遲疑地:“殿下,難道海擎方家跟海船案有關?這、這完全沒有道理,就算因為太子妃的緣故,他們也不可能參與其中。”

趙世禛道:“這世上沒有道理的事情多了,只要利益夠大,足可以叫人利令智昏。”說著又看高歌:“去準備一下立刻啟程。”

高歌略微遲疑:“殿下,要跟方家的人打交道,傳他們過來就是了……何必殿下再跑一趟?”

“時間來不及,而且有些話當面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