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3頁)

畢竟趙世禛前去翎海,是趙元吉所派的,如今皇帝一腔怒火居然都像是沖著趙世禛來了……難道太子殿下把所有都推到了趙世禛的頭上?

張恒倒不是為了趙世禛叫屈,他所擔心的是——如果是這樣,那自己身為司禮監代表,會不會也因此遭受池魚之殃。

榮王殿下的神色卻還是淡定的:“請父皇息怒!兒臣絕不敢如此!”

“你不敢?”皇帝冷笑道:“出了這樣的大事,居然沒有第一時間稟奏朕,反而自作主張的跑去翎海,你以為你是誰?玉皇大帝?無所不能?你一個人一只手,就能把捅出來的窟窿給堵上了?”

趙世禛聽到這裏,頭低了幾分。

直到現在,太子趙元吉才開了口:“父皇,其實這件事不怪榮王,也是兒臣一時想錯了,不敢在大節下讓父皇生氣,所以才想讓榮王悄悄地去處理了……”

皇帝淩厲的目光一轉:“當然你也有錯!你是東宮太子,又是榮王的兄長,你怎麽能這麽糊塗,放任他去胡為?哼,居然還敢跑去海擎方家,要人家獻出禦賜的封地!這種目無祖上的行徑,也是你叫他去做的?”

“這個……”太子面露苦色,最終只軟軟地說道:“請父皇息怒。”

皇帝說道:“最近朕不管外頭的事情,你們的行事就越發荒唐,尤其是榮王,簡直張狂的很了。”

張恒猶豫再三,實在是覺著自己不能再縮著了,正要開口分辯,突然間卻發現趙世禛微微轉頭,向著自己使了個眼色。

旋即,趙世禛俯身叩頭,道:“父皇責備的極是,兒臣行事的確是有些欠妥當,請父皇責罰。”

皇帝看著伏在地上的兒子:“你倒是還知道點兒分寸!”

片刻的沉默中,是楊時毅開了口:“皇上,此事榮王所做的確略有破格,不過忖度來龍去脈,其實也不能全怪榮王殿下。畢竟起初隱瞞皇上的提議是臣先說的,太子殿下也是一片孝心所致,幸而如今翎海的事情也算是水落石出,圓滿解決了,臣鬥膽……請皇上不要怪罪太子殿下以及榮王。”

“那就是怪你了?”皇帝扭頭看向楊時毅:“身為內閣首輔,居然也行這種欺上瞞下的事情,朕看楊大人你這官兒做的也是沒有章法了!翎海那樣大的工程,居然還能讓海賊趁虛而入,燒海船,傷人命,差點給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也是你的失職!”

楊時毅跪倒在地:“臣知罪。”

皇帝說完後,將身子往龍椅裏靠了靠,仰頭閉目不語。

殿內也一片奇異的安靜,安靜中又透著緊張。

終於,皇帝又開口:“張恒怎麽不做聲啊?”

張恒聽到點了自己的名字,忙再度伏身:“皇上,奴婢在。”

皇帝說道:“你也去了翎海,你倒是說說看,這翎海一行,到底是怎麽個情形。”

張恒額頭上已經冒出了冷汗,嘴巴張開幾次,卻像是塞了許多毛栗子在口裏,艱難的不知道該怎麽吐出來。

正在此刻,就聽雨霽笑道:“張恒,主子問你話,你便趕緊的照實說,萬不許有什麽隱瞞遺漏,知道嗎?”

張恒畢竟是跟隨雨霽幾十年了,聽著雨公公的語氣,心中頓時通明。

當下叩了頭,便把翎海一行,如何查出海擎方家牽扯在內,趙世禛如何緊急趕往海擎,如何負傷重病,伏擊賊人,以及最後發現木材藏於海灣等都說了。

但是關鍵的“舒闌珊”三個字,卻都巧妙的掠過沒提。

皇帝聽完後眉峰微蹙,像是才知情似的睜開雙眸:“哦?榮王受傷了?”

張恒忙道:“殿下是為了保護方家的方秀異,中了路上賊人的毒箭,殿下怕耽誤時間,不顧傷情嚴重返回了翎海。”

皇帝皺著眉頭看了趙世禛半晌,才道:“哼,吃了苦頭了?你不是以為自己有三頭六臂嗎,竟也會吃這種虧?”

趙世禛道:“兒臣知錯了,求父皇饒恕。”

太子趙元吉聽到這裏,才忙也說道:“父皇,榮王行事雖然莽撞,但也多虧他坐鎮翎海,才會這麽快將事情查的水落石出,就算是、是沒有功勞,倒也有苦勞,兒臣大膽懇求父皇,不要、過於責罰榮王。”

半晌,皇帝才又開口,這次的語氣卻有些緩和了,他沉沉道:“朕本來想重重地罰你給你個教訓,如今……太子跟楊首輔都給你求情,你又吃了虧了。倒是可以從輕發落。即日起你回榮王府,給朕禁足一個月!”

地上張恒聽到這裏,臉色終於徹底放晴了。

趙世禛卻仍是那樣喜怒不形於色的,伏身恭謹地說道:“兒臣多謝父皇恩典。”

皇帝又瞥向楊時毅:“楊大人也別跪著了,起來吧。”

等楊時毅也謝恩起身,皇帝環顧在場的幾位,道:“這次的事情,算是給你們一個教訓,別什麽事兒也想瞞著朕自己悄無聲息的處理了。一個個以為自己有多能耐,也不過是把腦袋別在腰上,險象環生,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