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4頁)

楊時毅聽了這句,眉峰微微一動。

旁邊一直沒出聲的李主事的臉色一變,他先看了一眼楊時毅,才問:“你、所說的這位工部前輩,可是計大師嗎?”

闌珊見他竟記得,便道:“正是計……前輩。”

李主事沉吟不語。

旁邊宋員外郎問道:“難道計老先生也曾如此主張?可為何,我們竟毫無印象?”

“啊這個,”李主事略微遲疑,道:“我也只是聽聞,計大師當時雖然提出過,只是給工部否了,也是怕引發雷火,無法承擔後果。”

“這可怪了,計老先生怎麽會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有人疑惑,“如此鋌而走險,要是真的雷火無情,豈非毀了一世英名。”

闌珊聽到“毀了英名”,眉頭也皺了一皺。

可雖然闌珊如此說,以曹侍郎為首的眾人仍是不能接受。

最後大家爭執不下,就看楊時毅。

直到此刻,楊大人才終於說道:“今日天晚,各位先退了吧,此案本部堂還要再仔細琢磨,明日再做打算。”

大家聽了,紛紛行禮告退。

楊時毅卻又道:“舒丞留下。”

一直到眾人都退了後,闌珊才道:“尚書……是不是也覺著這設計法子不可行?”

面對楊時毅,她有些忐忑,畢竟眾人反對的居多,如今成敗都在楊大人一句話,她也不敢過於樂觀估計。

楊時毅端詳著她,長指緩緩地輕叩桌面:“你方才說,計老先生也曾如此提議,是在哪一本記錄裏看見的?”

闌珊的心一跳:“是、是一本有些年代的,至於具體哪本倒是忘了。”

但心裏知道,這件事她哪裏是書上看到的,這根本是曾經計成春跟她說起過而已!

闌珊有些擔心楊時毅會刨根問底,繼而去親自找記錄。幸而楊時毅並沒再糾結這個話題,只說道:“你方才跟眾人解釋,只強調說不會引發雷火。但是你這般設計,從聖孝塔的外表看來,雖高了許多,但也並沒有美觀多少,如果只是為了高而修改原本的設計,恐怕不必冒這個險吧?你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沒有說明?”

闌珊本來雙眸垂地,聽到這裏便擡起眼睛看向楊時毅。

此刻門外有一陣夜風襲來,燭光搖曳。首輔大人那雙洞察玄機的眸子也因此閃爍不定。

目光相對,闌珊到底無法招架,終於說道:“是!”

次日,闌珊隱隱約約聽聞,趙世禛的確去了北鎮撫司。

這是個壞消息。

但同時還有個好消息,就是楊時毅力排眾議,通過了闌珊的這新的修繕計劃。

這個決定,引發了工部上下的嘩然。

工部內部的議論猶如旺盛爐火上的滾水,沸沸然的,這種議論不脛而走,傳到了外頭。

隱隱約約已經有些不堪的議論,說是楊首輔為了捧“師弟”上位,有些不擇手段,利令智昏了。

但是闌珊無瑕顧及這些,也沒空去聽。

她每天在工部跟聖孝塔之間穿梭,親自督造塔刹的制造,以及聖孝塔的每一寸修繕。

目前工部所有的精銳,幾乎都調撥起來,全部傾注到聖孝塔之上。

經過半個多月日夜不眠不休的趕工,新塔終於矗立於京城百姓們面前了。

而就在新塔落成的次日,像是要故意考驗這座才建成的聖孝塔一樣,天色開始陰沉,入夜細雨綿綿,平明的時候,有雷聲開始悶響。

這雷聲如同驚蟄的雷喚醒埋伏於地下的各種蟲豸一樣,也驚醒了工部所有人等,天雖然還沒有亮,許多有心人已經早早地爬了起來,找到有利於觀察的地勢,看向聖孝塔的方向。

這日正也是大早朝的時候,雷聲從小到大,在散朝之時,響動一聲比一聲更高了!

皇帝特意留住了楊時毅。

“聽說工部的新塔修繕已經完工了,今日偏又風雷大作,朕真想親眼一觀聖孝塔之態啊。”

楊時毅道:“皇上要看聖孝塔有何難的?當初太祖皇帝造塔的時候,便是想聖母太後能看見子,而子亦能看見母。皇上若想觀塔,只需要登臨泰和殿便是。”

皇帝看著他:“愛卿提醒了朕,也好,就由愛卿陪朕,一同去觀天風雨,看聖孝塔吧。”

於是,大太監雨霽陪侍,楊時毅在另一側,同皇帝一塊兒登上了泰和殿二層。

此刻天色越發陰沉,原本蔚藍的天空變成了一種恍若大海似的蒼青色。

雨霽深深看楊時毅一眼,笑道:“皇上,這好像有一場大雨呢。”

“何止。”皇帝卻瞧著那天邊上一道蜿蜒掠過的閃電,那閃電在雲層之後閃爍,仿佛有龍形躍於其中,而在雲端之下,萬舍之中,聖孝塔那新修的寶塔頂燦燦微光,格外醒目。

雨霽又陪笑道:“皇上您看,這新修的聖孝塔更有一番煊赫燦爛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