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頁)

闌珊見趙世禛雖然面露笑意,眉頭卻仍是淡淡蹙著,便伸出手指給他輕輕地舒展開,又道:“五哥要是真個兒不放心,明兒我去試試楊大人的口風,看看能不能讓我跟你同行。”

趙世禛雖然喜歡,但細想想卻道:“還是不用了。”

他固然舍不得闌珊,但這西北之行豈是等閑的,何況還要遇上趙元塰。帶了闌珊去,自然是多了一份危險。

只是分離在即,自己的心十分不安,隱隱地擔心有什麽事發生。

但焉知不是因為他舍不得闌珊才格外的關心情切?

何必因為自己一己之私,把她也拉入其中,千裏跋涉,置身險境呢。

於是反而攔住了闌珊,並沒有讓她去找楊時毅。

因知道趙世禛將要離京,當天晚上闌珊便跟阿沅說過了,只留在了王府裏陪他。

這一夜的百般恩愛,自然又跟平日裏其他時候不同。

闌珊怕他的虎狼之性,有時雖然想避著他些,但對這個人卻是純粹極為喜歡的。

此刻離別在即,又擔心他這一行的安危,所以床笫之間就也盡量的成全他的心意,能不違拗他的就順著些,以前不肯做的也勉為其難的為他做了。

這一場著意放縱的後果就是,直到趙世禛離京三天後,闌珊依舊有氣虛體弱,不能支撐之感,因為虧了體質,又加上秋冬之際冷暖不定,不免給風寒趁虛而入,咳嗽著病了起來。

養了有半個多月,這場病才漸漸地好了。

期間,闌珊趁著休沐時候,也跟鄭適汝見過了幾次。

鄭適汝見她又像是瘦了幾分,很是不快,幸而闌珊跟她說了自己的打算,等鄱陽湖跟西北的事情大局定了,自己就從工部卸任。

太子妃聽了這話,才跟趙世禛一樣轉怒為喜。

鄭適汝自然也盼著闌珊好生的在家裏保養,最好別幹這些勞心勞力的活兒。

到那時候,她的閨中自然也就多了一個無話不說的密友,想一想就覺著高興。

太子妃笑道:“對了,還有一件事呢。”

原來自從上回領了闌珊進宮了那趟,此後皇後多次跟鄭適汝念叨,說是多日不見阿衍之類的話,讓鄭適汝帶闌珊進宮。

鄭適汝只說闌珊不慣於見人,替她遮掩過去。

皇後雖不信“鄭衍”真的羞於見人,但她卻懷疑是鄭適汝故意不帶闌珊進宮。

畢竟皇後有一點心病。

上回皇後因見了闌珊心生歡喜,此後就跟趙元吉說了要納“鄭衍”的事情。

太子殿下聽了後覺著詫異,他卻沒想到母後會有這種想法。

雖然“鄭衍”的確是稀世之姿,但趙元吉仍是未曾輕易答應,只笑說道:“母後,我看這件事還是罷了,衍兒的事情,太子妃很是操心,她又疼衍兒,若想留她在東宮,自然不必母後跟我動念,太子妃早就為我謀劃了。”

“衍兒的品貌很不輸給太子妃,她自然未必肯把衍兒放在身邊分寵,”皇後聽了這話自是不太喜歡:“我卻很喜歡衍兒,且她的性情看著也和軟的很多,難道你真的一點兒不動心?你若是不開口可就錯過了。”

趙元吉想了會兒:“還是罷了。如今老五開了口,我自然不能再跟他爭,叫父皇知道了也不好看,恐怕還會覺著我風流貪婪。”

這句倒是有理,皇後才摁下了這想頭兒。

鄭適汝卻沒跟闌珊提皇後有異心的事,只說皇後問起她,催著帶她進宮等話。

兩人說了會兒,不免又提起方秀伊來。

闌珊就問找到了沒有,鄭適汝很氣惱:“不要提那個臭丫頭實在是慣壞了……先前因為她總是冒充她哥哥在外頭招搖撞騙,做出多少事來,所以我教訓了她一頓,想著盡快的給她找個合適的人家。不料她知道後竟不願意,跟她哥哥大吵了一架後竟找機會離家出走。”

闌珊忙道:“你別生氣,且想想怎麽快些的找回來。她畢竟是個女孩子,小心流落在外多有不妥。”

“她雖是女孩子,鬼心眼兒多著呢,之前在海擎簡直是地方一霸,讓她吃點虧倒好。”鄭適汝恨恨地說了這句,又道:“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派了人,方家也派了人去追了。就是不知她往南邊去做什麽……”

把此事按下,鄭適汝又對闌珊道:“我最近在挑衣裳樣子,綢緞布料,還有首飾之類的,你什麽時候得空跟我一起掌掌眼。”

“你弄那些做什麽?”闌珊還呆呆的。

鄭適汝笑道:“我難道是自己要用嗎?當然是為了你。”

這些日子鄭適汝也聽說了,皇上命欽天監合八字,給榮王擇大婚的吉日。

鄭適汝不免又拿這件事開起了玩笑,闌珊在口舌上每每抵不過她,何況是在這件事上,只是給她說的羞紅了臉頰。

眼見的將進冬月,按照行程,趙世禛一行人已經抵達西北死亡之谷,卻有消息先從南邊傳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