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3/4頁)

李尚書差點失笑。

楊時毅卻依舊的臉色沉靜:“是這樣的皇上,西北方向才傳來消息,原來姚升一行人之前是找了一名本地的老向導領路,找到一條很隱秘的路徑,已經繞開死亡之谷,且發現了趙元塰一行蹤跡。”

皇帝的眼睛微睜了幾分。

楊時毅繼續說道:“而且姚升也已經通知了其後趕到的榮王殿下,這會兒兩派應該已經匯合了。所以微臣想著先給皇上報個平安。”

皇帝聽完了後,微微籲了口氣:“這麽說先前說姚升臨陣潛逃果然不真啊。倒還是這舒……有些見識。”

楊時毅不語。

皇帝又看向李尚書:“你又來做什麽?”

李尚書忙道:“回皇上,臣的戶部年底統結,之前翎海所造的海船,下海試水,一切順利,之前皇上命海船出使南洋,行程如有神助,船上所載的絲綢瓷器等物同南洋諸國交易,今年戶部比往年要多一大筆銀子,光是海船一項的貿易所得,粗略統算大概是有四五十萬兩。”

“是嗎?”說到錢,皇帝的眼中頓時多了幾分精神,“朕的海船這麽爭氣?”

李尚書笑眯眯地說道:“可不是嘛皇上,這也是皇上的福氣庇佑,才讓海船一路順風順水,有了這次的經驗,或許以後更可以再組建船隊,擴充貿易。”

皇帝的臉上也露出了和煦如暖陽的笑意:“嗯,幹的不錯。”說了這句又看向楊時毅——這海船是工部督造的,李尚書選在這時候跟楊時毅一塊兒進宮來稟告這好消息,雖然說是同在內閣,但其中自然也大有用意的。

皇帝道:“楊首輔,你特拉了李尚書,是將功補過來了?”

楊時毅道:“皇上明鑒,微臣絕不敢以公徇私。”

李尚書忙笑道:“回皇上,本來首輔大人避嫌,特叫臣過兩天再報喜的,是臣實在是忍不住了,想讓皇上多高興兩天。”

“原來是這樣,”皇帝長嘆了聲:“這海船啊……”

海船是工部的人督造,當時為了這案子,溫益卿親自抵達翎海,又是舒闌珊跟江為功兩人在其中的功勞最大,如今溫益卿岌岌可危,舒闌珊身份曝露給關押著,江為功在南邊生死未蔔的。

皇帝想了想,忍不住嘆息道:“人才是好人才,就是人太可惡了些。”

李尚書瞅了一眼楊時毅,小聲道:“皇上,臣別的不知道,可是這樣能夠進錢的人才,臣可是巴不得多一些的。假如放在楊大人的工部有些不太合時宜,臣的戶部還是求賢若渴的。”

皇帝嗤地笑了一聲:“李尚書想挖工部的墻角?”

李尚書正色道:“回皇上,臣自然不敢有私心,不過也是為了朝廷的國庫著想。”

皇帝眯著眼睛,不知在想什麽,過了半天才道:“你們說,冬月裏會不會打雷?”

李尚書摸不著頭腦,就看向楊時毅。

楊時毅眼神微變:“回皇上,按理說冬月是不會打雷的。”

皇帝道:“是啊,山無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與君絕,所以說冬天一般是不會打雷的,就如同那母雞不會打鳴一樣……所謂‘牝雞司晨’,有違常理,如何了得。不過……也有特例是不是?”

楊時毅雖猜到皇帝的用意,卻實在不敢答這話。

此時此刻,紫禁城的晨陽殿中。

華珍公主在內殿休養,無數的太醫跟嬤嬤們圍繞左右。

溫益卿從裏走出來,出了殿門,向旁邊的偏殿而去。

不多時他推開門走了進內,裏頭已經多了一個人。

那人聽見門響便轉過身來,正是闌珊。

四目相對,各自心中風起雲湧,滋味難以形容。

原本闌珊身旁還沾著四個小太監,見溫益卿入內,便都退出了門口。

闌珊忙先問道:“言哥兒跟阿沅……是皇上叫帶進宮來的?你可知道?”

溫益卿道:“我知道。”

闌珊道:“皇上想怎麽樣?”

溫益卿道:“皇上想怎麽樣,自然是看你怎麽樣。”

闌珊本走前兩步,聞言卻又後退:“你、什麽意思?”

溫益卿淡淡地說道:“聽說,你沒答應皇上要你回來的話?”

闌珊咬了咬唇:“原來你連這個也知道了。不錯,我沒答應。”

“為什麽?”

“我已經說過了。”

“為了榮王?”溫益卿擡眸,“那你為什麽也沒有答應進榮王府?不甘心做侍妾而已?”

闌珊轉開頭。

若是說“不甘心”,興許有一點。

可不是不甘心做侍妾,而是不甘心就這麽被人壓著頭,指南走南,指北走北。

溫益卿見闌珊不語,便站起身來。

他走到闌珊身旁:“姍兒,回到我身邊吧,有什麽不好,我們依舊跟先前一樣好嗎?”他似乎想抱一抱闌珊,她卻忙後退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