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4頁)

她無法去想,只能盡量回避。

闌珊道:“因為這樣,被不會傷到一些無辜的人,一些、真心對我好的人。”

楊時毅想了會兒,道:“好吧。既然如此,你就留在別院靜養。不要急著走。沒什麽解決不了的事……”

此刻侍女又送了果茶進來,楊時毅親自端了送到她手裏,擡眸:“再怎麽樣,有我在。”

闌珊雙手接過,再也忍不住那滾滾的淚:“師兄……這樣的厚意深恩,讓我怎麽報呢。”

楊時毅默然看了她片刻,終於說道:“你想報也是容易的,現如今就留在此處,好好地安心保養身子,不要出什麽意外,這就當是報答了我了。何況李尚書先前說的也有道理,鄱陽湖的事情,也多虧了你,所以有什麽報不報的?細細算來怎能說清。”

闌珊拭淚且聽著,聽到最後才又笑了。

等李尚書回來,楊時毅道:“恭喜李大人,半道兒白撿了個能幹的乖女兒。”

李尚書反應過來,頓時喜形於色,笑道:“闌珊答應了?”

闌珊忙起身,屈膝行禮。

她向來習慣了以男裝示人,所以從來都是躬身作揖,可這一次,卻是行的女子的福禮,這自然是做女兒的本色。

李尚書笑嘻嘻地一把扶住她:“免了免了,現下不便,且也太早了。等我回頭叫人布置張羅,你再行禮不遲。”

闌珊問道:“張羅什麽?”

李尚書道:“總不會以為我默不做聲地就收了個女兒吧,自然也是要公告天下的。”

闌珊又是意外,又是忐忑:“這、這使得嗎?”

李尚書還未說話,楊時毅笑道:“李大人老來得子,還不容他張揚張揚嗎?”

“首輔大人的嘴可真損,”李尚書嘖了聲,卻又笑道:“可也沒說錯。”

闌珊又給他兩個逗樂了。

這日傍晚十分,兩位便又乘車回京去了。鳴瑟卻也趕了回來,問他去哪裏,鳴瑟道:“我去找一個人。若是找到了對你很有好處。”

闌珊不解:“找什麽人?”

鳴瑟說道:“上次替飛雪療傷的陸婆婆,原先在京郊住著,我今日去找卻已經不在了。等我再想想法子。”

闌珊聽了這話,心頭猛地揪了一下。

當初趙世禛在鄭適汝生日那天帶自己出京,是曾去過那陸婆婆歇腳的地方見過飛雪的,還見過那個叫阿純的可愛孩子,只可惜如今竟又是一個物是人非。

鳴瑟說道:“你身體覺著怎麽樣?西窗不在跟前,少了個頂用的人,你有什麽只管告訴我,只是別瞞著不說。”

闌珊笑笑:“這麽多人伺候著,哪裏有什麽呢,自然是好好的。”又把李尚書今日要認自己做義女的事情告訴了他。

鳴瑟想了一想,說道:“我常常聽人說,戶部尚書很厲害,你要是有了這樣一個爹,唉……”

闌珊聽他突然嘆了聲,不明白何意。

鳴瑟咳嗽了聲道:“沒什麽,我的意思是這很好,以後你也不是無依無靠的了。”

闌珊才笑了。今日她同楊時毅李尚書說了許久,有些乏了,吃了晚飯後就睡下了。

鳴瑟給她把被子往底下掖了掖,回身走到桌邊上,想到李尚書認義女的事情,——倘若舒闌珊的親爹是戶部尚書,或者計成春並沒撇下她亡逝,又何至於命運乖蹇到這種地步?對那些世俗的人而言,當榮王妃又有何不成!

闌珊又在別院住了兩日,晏成書那邊得到了消息,楊時毅派人將老頭子送了過來。

兩人相見,自然更有一番別後的話,於是便同闌珊一塊兒在別院住腳,楊時毅這別院藏書不少,除了經史子集之類,更多的也是有關於工部的書籍,尤其是幾本罕見的前朝宮廷藏書,甚至連紫禁城構造之初的也有。

闌珊翻看的津津有味,大為有益。

閑著無事的時候就跟晏成書閑步或者喝茶,老少說些天南海北的奇事等等,日子過的倒也悠閑自在,

這日,正又飄了幾點雪花,兩人就在聽雪齋的堂內,對著小火爐閑聊,闌珊因新看了有關於內苑構造的書,便道:“我進宮那幾次,見著奉天殿,謹身殿,自然也是崢嶸雄峻,皇家氣象,可又曾聽父親說其實這兩殿並不如從前,一直無法想象,近來我翻看了些古籍,有前人的詩賦說奉天殿‘淩霄填極’,想來十分之高大,又說謹身殿懸魚拒雀,下垂上騰,仔細琢磨,也不像是現在這樣,倒該有些宋元之時的氣質……這卻跟我所見的兩殿很太一樣啊。還有華蓋殿,明明該是圓頂,卻用了四角攢尖頂。”

晏成書點頭笑道:“你看的很仔細,這是當然,原先那三殿遭了災劫後,之前的圖紙無處可尋,建造的工匠自然也再找不到,只能中規中距而已,何況又有些材料所限,以及工期等等……盛況哪裏還能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