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2/4頁)

當下有人忍不住道:“榮王殿下,縱然您身份特殊,也不該就這樣藐視臣子吧?尤其這還是在朝堂上,當著皇上的面兒,殿下仍舊這般囂張,可知私底下行事又是何等的無法無天。”

直到這會兒,皇帝才道:“榮王,你在說什麽!”

趙世禛道:“回皇上,臣說了,不是威脅,所以也並非藐視大臣。”他轉頭看了眼那王言官,道:“王大人就是給我殺了的那王大家的親戚,本來因為他言官的身份,不想辦他的,免得叫人以為鎮撫司還搞株連那一套,沒想到王大人自己跳出來,這也好。”

王言官呆了呆,冷笑道:“榮王是覺著我也跟那謀反之罪有關?笑話,我行的正坐得直!請殿下不要空口說白話,試圖汙蔑!”

“治你的罪當然不是謀反,”趙世禛仍是那副波瀾不驚,冷冷清清的神情,“聽聞王大人府內有一妻三妾,對嗎?”

“殿下無端提下官的家事做什麽?”

趙世禛道:“沒什麽,只不過你的繼室也算是極‘賢惠’了。”

王大人目光閃爍,卻似乎不明白榮王為何突然問起這些事情。

趙世禛沒有繼續問下去,只是環顧現場百官,正色淡聲道:“皇上器重,叫本王做了這個鎮撫使,我兢兢業業,不敢有違,生恐瀆職。所以京城跟天下的事情,總是要第一時間知道,哪一家哪個人多多少少都認識一點兒,在場各位大人多數都是潔身自好,品行皆上之輩,比如首輔楊大人便堪稱其中楷模,雖然早年喪妻,自此後卻越發勤謹自修,專於朝政,非但不納姬妾,更加約束下屬,嚴禁流連風塵之地,本朝的官風端正,自楊大人始。”

說到這裏,趙世禛的目光投向百官之首的楊時毅,楊大人卻只淡淡地回瞥了他一眼:“多謝殿下高譽。”

“可不免有些害群之馬,比如這位王大人,”趙世禛瞟了那人一眼,道:“你原本出身寒微,原配卻始終不離不棄,直到你給你現在的繼室陳家看中,陳家薄有資產,女兒也有幾分姿色。於是你的原配楊氏很快就識趣的‘亡故’了,你們家的老夫人本來疼惜原配楊氏,為她幾乎哭瞎雙眼,最終卻孤苦伶仃的在後院凍餓而死,當著皇上跟百官的面,你不如告訴大家,他們是怎麽給淩虐而死的?”

王大人的臉色早變了,連咽了幾口唾沫:“我、下官……”

他想據理力爭或者否認,可又知道既然榮王提起這些,那麽鎮撫司裏的證據只怕多到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百官轟然,有人開始竊竊私語,畢竟同朝為官,稍微也有些風聲私底下流傳。

趙世禛多一眼都不願意再看此人,轉而對著百官道:“這種逼死原配,虐待生母的禽獸,卻來指責本王濫殺無辜,不覺著可笑嗎?”

李尚書將朝堂上的事情跟闌珊說了,嘆道:“當時大家都驚呆了,你沒有在場,所以不知道……榮王殿下那時候的樣子簡直就像是修羅再世,煞氣十足的,嘖嘖,那些言官們向來可都是以不怕死自稱,連皇上做錯了事都敢面斥的啊,那會兒卻都噤若寒蟬。”

闌珊道:“這麽說皇上沒有怪他。”

李尚書道:“皇上怎會怪榮王?這種罪名不鬧出來無人可知,一鬧出來豈是小事?且皇上最恨這種拋棄糟糠且又逆了孝道的人了,當下命榮王全權徹查,此刻那王家跟陳家都已經給抄的幹幹凈凈,涉及其中的人只怕都要人頭落地了。”

說到這裏,又打了個寒噤:“所以我說榮王殿下的行事越來越風雷狠辣,令人防不勝防了。”

夜風有些大了,李尚書覺著微冷,便勸闌珊早些休息。

他正要走,闌珊道:“義父,我明日欲去東宮一趟。”

李尚書微怔,這次卻沒有攔阻,笑道:“也好,只是注意身子。”原來李尚書也知道,今兒太子妃已經回東宮去了,闌珊縱然去自然也無礙。

當夜,闌珊翻來覆去,心中一會兒是李尚書的話,一會兒是高歌。

迷迷糊糊中又覺著肚子裏那小家夥又開始活動,闌珊閉著雙眼嘆了口氣,擡手在上頭撫了撫:“好孩子別怕,別怕,沒事兒的,會好的……都會好的。”

耳畔似乎聽到一聲熟悉的笑,如夢似幻,似假似真。

闌珊怔了怔,困倦之中想:“我又做夢了麽?怎麽總覺著跟他還在身旁一樣。”

次日乘車前去東宮,入內見了鄭適汝。

正龔如梅也來到探望,大家坐著說了半晌話,龔如梅知道她們兩人感情分外不同,略坐片刻,便借故告退了。

鄭適汝抱著花嘴巴,笑瞅著闌珊道:“是想我了麽?這麽冷的天,巴巴地趕了來。”

闌珊早將她仔仔細細打量了一遍,見她臉色紅潤,並沒有什麽憔悴或者清減,便說:“幾天沒見了,的確是有些想著。”又望著她的肚子問:“可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