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2/4頁)

正說了這句,小世子突然探手,竟從桌上掣了一張紙出來!

兩個人都吃了一驚,闌珊忙起身握住:“快松手。”

孩子的小拳頭卻緊緊地握著不放,闌珊又不敢去硬掰,正想用什麽東西紅勸著他松手的時候,闌珊看清楚小世子手中這張圖,正是屏山的地形圖。

闌珊有些意外。

原來方才她已經統略把這幾張圖紙都看過了,屏山的地圖其實並不是最優的,畢竟是山體結構,地形並不平坦,而是緩緩地階梯型向上,而且距離湄山也最遠。

但是屏山有一條清水河穿山而過,山上的樹木繁茂,又有許多的藥材,果樹以及茶樹等等,卻是十分宜居的,而且整體看來自然環境上也是跟湄山最為相似的。

此刻見小世子攥緊了屏山地圖不放,闌珊心頭一動,試著道:“你、是不是喜歡這裏?”

小世子哇哇地叫了兩聲,闌珊道:“那麽,就選這個好不好?”小世子嘻嘻笑了,突然間松開了手!

西窗正在旁邊舉著一個果子哄這孩子松手,誰知小孩子看也不看一眼,只是聽了闌珊這句話,卻突然松開手了,且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西窗很是吃驚:“這是怎麽回事?”

闌珊握著那張圖紙,垂眸想了片刻,便問外頭的眾人,是不是有中意之處。

卻聽溫益卿道:“在回來的路上,下官跟木族長等商議,其他的禹州西北地形雖然開闊,但是他們習慣了山居,不願意遷徙到平原,比較來去,倒是屏山地方頗為適宜,就是有些太遠,要走兩天一夜才能到。怕遷徙起來不便。”

闌珊聽了這話,微微一笑道:“當初湄山的祖先遷徙,比這更遠的多呢。我也覺著屏山甚好,那不知地質上可適合建寨嗎?”

溫益卿道:“這也看過,距離清水溪東北側的坡地地勢開闊,可以容納千戶不是問題。”

木族長也道:“那裏的土質也很肥沃,適合稻谷生長,按照地形上可以開墾梯田。”

闌珊道:“看地理,那裏似乎不屬於禹州的管轄了吧?”

溫益卿道:“不錯,那裏已經是進了黔地了。”

闌珊笑道:“很好。當初湄山先祖就是從黔地搬遷而來湄山的,如今又回黔地,也算是重回故土了。有勞溫侍郎同黔地的官員接洽此事,盡快達成好擇日動工。”

於是便定了湄山新寨的選址。剩下的就是村寨的重新建造等,便交給底下眾人再去依山形地勢,以及湄山寨屋的構造等設計圖紙,木族長也從村寨中選擇精壯青年等協助工部以及地方造建房屋。

這一系列做下來,又是七八天過去了。這些日子,闌珊雖足不出戶,言哥兒卻總跟著溫益卿等人在外頭忙,到了晚間才回來把外頭的所見所聞告訴闌珊。

闌珊見他興高采烈的,心裏卻想著溫益卿說不再回京的話,他應該已經向內閣遞了奏折了,多半也跟楊時毅寫了公文,之前內閣發回來的公文裏,果然也做了指示,說是工部特派的人來之前,一切便由溫益卿調度負責,但也沒有就許了溫益卿長久駐紮之意。

眼見闌珊將出月子的時候,京城內司禮監的張恒來到湄縣。

眾人本以為是有旨意,不料張恒只是笑說道:“我是因為湄山發現礦藏的事情,皇上特叫司禮監也派人過來看看,皇上那邊兒的確是有旨意,不過是另外派了人,不日應該就會到了,娘娘安心在此調養身體,等旨意到了再動身不遲。”

闌珊答應了,張恒又特瞧了一番小世子,見小家夥龍睛鳳眸,神采奕奕的,不由喜笑顏開,連聲嘖嘆:“真是好面相,皇上見了指不定過高興呢。”

半晌退了出去後,西窗悄悄地跟了出去問:“皇上到底有什麽旨意?是好的呢還是……”

張恒道:“怎麽還用問呢?娘娘穩住了滇南這邊的大局不說,且還找到了難得的錫礦,可知京城內都在傳揚此事?當然,還替皇上生了個健康白凈的小皇孫,這不是天大的功勞麽?還是功上加功呢。不消說一定是好消息。”

西窗才得意,又道:“我也估摸著是好事,但您老人家是皇上身邊的人,早得一點內部消息自然安心。”

張恒笑道:“西窗,不必這樣客氣,咱們都是當差的,以後還要互相扶持呢。”

西窗呆了呆,覺著張恒這是客氣話,便笑道:“哪裏哪裏,我算什麽呀……”

張恒卻知道他是個實心人,便只笑著在他肩頭拍了拍,意味深長的說:“你還是好好準備……等迎接皇上的特使吧。”轉身先去了。

西窗滿心裏忖度皇帝會不會有什麽賞賜,也沒聽出張恒話裏有話,只樂顛顛地先回去照看小世子了。

這日晚上,言哥兒竟沒有回來,闌珊怕他在外頭玩的不知道時間,便讓鳴瑟去找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