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3/4頁)

計成春身為工部監造,曾不知走過多少地方,有許多工程自然都是在野外,什麽樣的天氣都見過,這種經驗,也是逐漸摸索出來的。

所以闌珊在聽見趙世禛說她的頭發要沖天的時候,頓時醒悟,這才及時叫眾人撤退,險險地避開了一難!

趙世禛在她發頂上親了親:“是巧合?還是……”鳳眸光轉,打量向別的房屋。

闌珊凝眸看向那塌陷的屋頂,突然想起自己進門的時候,曾看到電光閃爍,她心頭一動,低低吩咐道:“五哥,你叫兩個身手好的侍衛,到裏頭塌落的地方找一找,看看……有沒有類似銅絲或者鐵器之類的東西,可也要小心磚石再掉落。”

驛館出事的消息飛快地傳到了知府衙門,雨霽來不及休息,便跟黃知府飛快地趕來查看究竟。

當親到現場看到仿佛頹塌之態,以及那屍首的情形之時,黃知府臉色慘白:“怎麽會發生這種事?”

雨霽跟西窗如出一轍,最關心的自然是小世子,急忙跑去詢問。

趙世禛打量著黃知府,把桌上的一樣東西往他跟前推了推:“知府大人可認得此物?”

巴掌大的一小節,黃知府起初以為是什麽樹枝之類的東西,見狀仔細看了會兒,發現竟是一根燒焦了的銅絲:“不知殿下這是何物?”他遲疑的問。

趙世禛道:“本王也想問黃大人,這是引雷的銅線,就放在塌落的那屋子的頂上。若不是本王跟眾人避開的及時,這會兒指不定怎麽樣了。這種東西,怎麽會出現在驛館頂上?”

黃知府這才反應過來,頓時毛骨悚然,當下起身,一撩袍子跪在地上:“王爺明察,下官、毫不知情啊!”

此刻雨霽因看過了端兒,總算放了心,出來的時候正見到這一幕,他也暗暗驚心,上前道:“這個東西,就是引發天雷之物?”

趙世禛道:“不錯,就是此物。”

雨霽眼中透出驚駭之色:“是什麽人這麽膽大,竟是要謀害王爺嗎?”

“這膽大的人想要謀害恐怕不止是本王。”趙世禛淡淡道。

當然,小世子,闌珊也都在,想出這法子的人該多麽惡毒,行事且又縝密,若不是闌珊心細如發,事先躲避並發現端倪,一旦王爺出事,眾人只以為是偶然打雷閃電,榮王一家不走運而已,誰敢想是故意謀害?

雨霽一陣膽寒,看著黃知府道:“這是怎麽回事?黃大人向來是最穩妥的,怎麽鬧出這麽大的紕漏?”

黃玉無言以對,戰戰兢兢,自以為大禍臨頭。

趙世禛卻道:“黃大人請起,你不必過於驚恐,本王並不是要降罪之意,此事雖發生在你治下,卻也是防不勝防的,情有可原。”

黃知府嚇得汗都冒了出來,不敢起身,試想若是榮王跟世子在這裏出了事,他的身家性命,以及滿門只怕都要不復存在了。

雨霽知道他怕極了,可也不想去安撫,畢竟雨公公也後怕著呢,只對趙世禛道:“王爺,此事務必嚴查,敢動這種心思的人簡直是狼子野心。”

趙世禛道:“驛館的人都已經給控制住了,正在排查,本王也想知道,本王是礙了誰的眼。”

那驛長倒該是個無辜的,畢竟當時還傻呆呆地留在屋內不知道躲閃,此刻也正重傷不醒。

跟隨趙世禛身邊的禁衛自然不是泛泛之輩,既然確定了有人在屋頂動手腳,這兇手自然得知道榮王一行人會下榻於此處,這引雷的銅線也絕不會太早放上去,免得人不到就出事,所以這時機一定會掐的恰到好處。

也許是從榮王等下車後就開始動手的。

雨天,屋頂上濕滑不堪,若是不會武功的人上下都困難,何況是要避開巡邏侍衛,神不知鬼不覺的行事。

動手的人一定是個高手,而且在榮王抵達之時,驛館內外已經戒嚴,所以這人一定還在驛館之中。

目前就是從驛館的差人之中篩取搜尋了。

是夜,一行人便仍是挪到了知府衙門下榻。

吃了晚飯,趙世禛便對闌珊道:“你總是催著我去西北,這下總該知道我為什麽不肯離開的原因了吧。”

闌珊問道:“下手的是什麽人?”

趙世禛道:“你覺著呢?”

闌珊隱約猜到他疑心的是誰:“你覺著是東宮嗎?”

趙世禛只看著她,闌珊又忙道:“絕不可能是宜爾。你知道的。”

“就算不是她,只怕也跟東宮脫不了幹系。”

闌珊低頭不語。

趙世禛將她環抱入懷中:“我一早就預感越靠近京城越不是坦途,只怕進了京後還有別的波折。”

太子遭劫,榮王勢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滇南一行闌珊的功績不容抹殺,再加上小世子的出生。

雨霽親自來接闌珊跟小世子,皇帝的偏愛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