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2/4頁)

他來到外間,鳴瑟走到身邊低低道:“昨兒太子殿下在乾清宮跪了一宿,皇後娘娘去求情,皇上也沒有準。直到今天早上太子妃抱了小郡主進宮才饒了殿下。”

榮王皺眉,心中想起昨日皇帝說“許他進乾清宮已經是開恩了”,原來竟是這個意思!

鳴瑟看了一眼內室,又道:“還有一件事,剛才公主府有人來,說是……”

等到兩人沐浴更衣,整理妥當,已經將近午時了。

在路上,趙世禛又把在西北的經過跟闌珊簡略地說了一遍,總得讓她心裏有個準備。

說了這些,又道:“昨天晚上公主府的人報了喪,華珍過世了。”

太醫早說過華珍公主過不了冬,闌珊是有些心理準備的,沒想到來的這樣之快。

她當然知道溫益卿才回京,也猜到華珍多半是撐著一口氣、見了溫益卿之後才去了的。

趙世禛見她垂頭不語,便把她環入懷中,溫聲道:“你只需要知道就行,不許想多。”

華珍對他們兩個而言是極為復雜的存在,更因為這個,害得他差點兒失去了闌珊。

趙世禛當然不願意讓闌珊多想,一旦想太多了,又容易出事兒。

闌珊將臉靠在他的肩頭:“嗯。”

宮門口停車的時候,見到許多司禮監的人行色匆匆,看見榮王跟闌珊,忙都住腳行禮。

趙世禛道:“在忙什麽?”

“回殿下,”領頭的太監躬身道:“皇上吩咐,叫去公主府協助料理後事。”

因為將近年關,加上滇南跟西北的事情得以順利解決,皇帝不願意在這個節骨眼上橫生枝節,華珍公主的喪葬事宜便交給司禮監,不叫大操大辦,只低調的行事便罷了。

於是入了宮,前往乾清宮而去,趙世禛擔心闌珊的身子撐不住,一路半扶半抱的,走的也並不快。

乾清宮門口的小太監早入內稟告過了,見他們到了近前,忙又揚聲通稟。

闌珊停了下來,想把端兒抱過去,趙世禛道:“你累了,我來吧。”

昨晚上弄的多激烈他自己心裏有數,若不是看在雨霽的面子上,今兒他會讓闌珊在王府內好生地歇息一整天。

闌珊聞言卻很高興,身上的不便都輕快了幾分。

畢竟這是趙世禛主動要求抱孩子,當下便叫西窗把端兒給了他。

趙世禛一手摟著端兒,一手挽著闌珊邁步入內。

闌珊吃驚地看他,卻見他單臂摟著端兒,竟是輕而易舉的,難得端兒居然也沒覺著怎麽樣,只瞪大眼睛定定地望著他。

趙世禛見闌珊瞧著自己,便笑著打趣說道:“怎麽,難道不放心?這種小東西,我可以抱十個。”

闌珊沒忍住便笑了,又忙抿著嘴低下頭去。

說了這句,趙世禛笑著轉頭,當看見內殿的兩道身影之時,臉上的笑就迅速收斂了。

闌珊正也忍笑擡頭,看到皇帝仍是坐在前方龍椅上,但是此刻在皇帝身邊還有一人,卻正是容妃。

先前容妃還在禁足,怎麽突然間到了乾清宮?闌珊微怔,下意識看了趙世禛一眼,卻見他垂了眼皮,臉色已經是淡淡的了。

那邊雨霽早快步迎了上來,笑道:“今兒風大,地上的雪又滑,還以為王爺跟娘娘不會進宮來了呢。”

他行了禮,又眉開眼笑地望著端兒道:“喲,小殿下!幾日不見可把奴婢想壞了,王爺,讓奴婢抱著吧?”

趙世禛單臂一探,雨霽慌忙雙手把小端兒接了過去,又樂顛顛地上前給皇帝瞧。

此刻趙世禛便挽著闌珊的手,上前給皇帝跟容妃分別的行了禮。

皇帝又命賜座,眼睛卻只看著端兒,見那孩子活潑的笑著,笑的人的心都化了似的,不由說道:“不過兩三天沒見,竟好像又白胖了些。”

雨霽道:“奴婢也是這麽想的呢。”

皇帝道:“可見是舒妃養的好。”

闌珊忙起身:“多謝皇上誇贊,臣妾愧不敢當。”

皇帝笑道:“坐著說話就行了,你的身子弱,頂風冒雪的進宮,這份孝心朕很知道,你也當的起。”

闌珊這才又謝恩半坐了下去。

皇帝轉頭對容妃道:“容妃也來瞧瞧這孩子,覺著如何?”

“自然是極好的,”容妃和藹地笑著:“臣妾雖只見過兩回,卻也打心裏疼惜。”

皇帝道:“這孩子來之不易,卻是個福星,如今滇南跟西北的事情雙雙平靖,朕才能安心的過個好年。”

“皇上,”容妃含笑道:“臣妾覺著承胤自然是個小福星,但是若是論起功勞來,第一得算是側妃呢。”

闌珊聽提到自己,詫異之余又要起身,旁邊趙世禛探臂,在她手腕上握了一把。

皇帝頷首道:“你說的是。朕也常想著,舒妃著實不易。當個側妃也是委屈了,如今又得了承胤,名正才好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