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第2/3頁)

趙先生道:“來觀摩的人有很多嗎?”

那人道:“可不是嗎?自打太子妃娘娘勘破了那些小孩子為何往小學堂來的緣故後,來觀摩的人絡繹不絕呢,頭幾天都擠不進門來……如今都不敢放他們進去了,那些人還特舉了香火來燒拜。”

趙先生笑:“那我可能去看?”

那人也笑回道:“先生只在門口看看便是,慈源寺的主持方丈因為知道了,正想著也把這影石請回寺內供奉起來呢,所以不許閑雜人等靠……”

跟隨趙先生的侍從皺眉,卻又不便開口。

不料這邊話沒說完,卻有個慈幼局的執事匆匆走來,攔住那侍從笑對趙先生道:“先生若是想看自然使得,請。”

趙先生揚眉,卻也隨著他往前去了。

眾人到了小學堂外,果然見房門口攔著一條淡色的絲絩,自然是阻著閑人不許進內的。

那執事親自將絲帶解開,畢恭畢敬地請趙先生入內。

當下到了裏間,執事親自告訴趙先生如何觀摩,果然便也在距離青石數步遠盤腿而坐,定睛看時,便瞧見了那石頭上若隱若現的僧人影像,雖然淡淡的如同水墨畫,卻給人一種肅穆聖潔之感。

趙先生心中微震,竟不由自主合上雙眼,似乎有祈念之態。

他旁邊的那侍從本要跟著說幾句話的,見狀忙緘口不語,悄悄地退後了幾步。

等到趙先生終於起身出外,執事又親自請他們去偏廳喝茶。

侍從陪著趙先生入了偏廳後,見執事陪著說話無礙,自己便出了門口,左右看看,便往右手邊走去。

走過院門,恰好看到前方廊下站著一道人影,竟是個身量窈窕的女子。

目光相對,那女子嫣然一笑,便快步走了過來。

兩人相見,女子屈膝行禮:“公公安好。”

這給稱呼為“公公”的人笑看著她,半是驚詫地頷首道:“果然是蘇鏡啊,我就覺著那執事似乎是知道了什麽,才那麽恭敬的……必然是你透了消息了?”

原來這女子竟正是昔日在坤寧宮當差的大宮女蘇鏡,而這“公公”,不是別人,竟正是雨霽。

至於那位“京都趙先生”,當然便是聞風而來想要親自一看那影石的皇帝了。

蘇鏡莞爾道:“公公莫怪,我猜到皇上是沖著那慈源法師的影石來的,哪裏能叫人難為了皇上。只是並沒告訴他們是皇上駕到,只說是貴客不可怠慢。”

雨霽滿眼贊許,笑道:“你出了宮,還是這麽辦事妥帖的。果然,幸虧是你,不然豈不是掃了主子的興?只是你怎麽在這裏?之前聽說你放出宮去,還擔心不知道你去了哪裏。”

宮內的女子到了年紀,是可以放出宮的,只是可以自己選擇留還是走,蘇鏡是選擇走的,但雨霽想不到她居然到了慈幼局。

蘇鏡笑道:“我原本就很喜歡小孩子,出了宮後,又懶怠跑遠了,聽說慈幼局招教養嬤嬤,因為錢少,沒什麽人願意來,我卻不用那許多錢,所以就來了這裏。後來因為出了事,太子殿下來此,給殿下看見了我,才提拔我管事的。”

雨霽嘖嘖稱奇道:“原來是這樣,讓你在這裏管事倒是相得益彰呢,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也是這些孩子的福氣。”

蘇鏡當初在坤寧宮的時候,也是排的上號的大宮女,統管宮中事務,遊刃有余,她又是從內宮裏歷練出來的,一雙火眼金睛,放在這婦人多小孩兒多的地方,是再合適不過的。

蘇鏡笑道:“公公過譽了,我可不敢當。”

兩人說了幾句,雨霽怕耽誤了差事,就跟她分開,仍舊回去伺候。

又過了數日,皇帝下詔,第一,任命安王趙元吉為慈幼局的院長,統理慈幼局上下之事;第二,命將慈源法師的影石搬出,卻並不是放回慈源寺,而是豎在慈幼局進門的大堂之中。

皇帝的意思,就是讓所有在慈幼局當差、以及進出慈幼局的人都好好地看清楚了這塊影石,牢牢記得慈源法師的仁愛之心,同時以這份仁愛之心對待慈幼局的孩童們。

另外還有一道詔書,卻是朝廷將從國庫之中撥出專項的錢款,用以貼補那些養不起孩子的家庭,這樣舉措,是為了讓那些有心養孩子卻實在無能為力的家庭有一條退路,也能讓那些本來會給棄養的孩子能夠如願地在父母的蔭庇之中長大。

這條法令頒布不出三個月,慈幼局所收到的棄嬰,便比其他時候同期要少了一半!

闌珊聽說這個消息後,心中著實高興,可見這天底下還是真心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居多。

慈幼局的事情算是圓滿完結了,此後闌珊抽空,終於讓言哥兒行了禮,認回了溫家。

原來秋天的時候,溫家的戚老夫人就已經不太好了,沒想到臨去,竟得了一個孫子,想到昔日所作所為,又是羞愧,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