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第3/5頁)

且闌珊跟原先東宮的那幾位美人也都相處的很融洽,且新帝又最為寵愛她,只要她高興著開了口一勸,不愁孟吉進宮無期。

此刻宣平侯夫人一邊說著,一邊打量端兒,心中在思忖要不要在太子跟前說上幾句好話,讓太子也可稱為助力。

不料端兒聽她說完,便清清朗朗地說道:“這個其實倒是不用問父皇了,我也知道的。”

宣平侯夫人驚喜交加:“殿下知道?那是什麽時候?”她還不了解端兒的心性,只以為太子跟新帝父子相處,自然是最知道這些機密了。

只有孟吉有些警覺地看著端兒。

卻見端兒認真說道:“我常常聽人說,在民間長輩們去世,小輩定要守三年的孝呢,何況是我皇爺爺駕崩呢,我父皇自然也要守三年以上的孝才行。不然的話,民間豈不是要說父皇不孝順了嘛。”

王夫人萬萬沒想到會聽見這句,簡直呆若木雞,靈魂出竅。

只有孟吉了然地笑了笑。

見識過之前端兒在瑞景殿內一臉天真地懟自己跟容妃的情形,此刻端兒不動聲色拋出這樣一記大殺器來,也在意料之中,不足為奇了。

孟吉見自己果然猜中了,便帶三分笑,看了眼端兒,不料端兒也正瞧著她,他看見孟吉臉上的笑似乎覺著有點意外,按理說孟吉該“如喪考妣”、不高興才是。

端兒到底年紀小,便問:“二姑娘,我說的不對嗎?”

孟吉道:“殿下說的當然有理。”

端兒眼珠一轉,問道:“那你也就是同意我的說法了?”

孟吉畢竟是個心思細膩又有城府的大家閨秀,此刻也看出了端兒的底細,便不動聲色道:“我自然是同意殿下看法的……可是呢,我大膽猜測,這話應該不是皇上跟殿下說的吧?”

端兒果然有些悻悻之色:“是不是的又有什麽兩樣?”

孟吉微笑道:“事有輕重緩急,比如先帝駕崩,皇上便可在喪儀之前立刻登基,只因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規矩道理是一回事,事實上還得看人的心意。倘若是皇上願意的,就不在乎那些規矩道理了,就像是之前太子妃親自前往東海處理寶船之事,按理說後妃自然不宜插手朝政……但太子妃仍舊去了,這就是權宜之計。”

端兒見她居然拿了闌珊來堵自己,眼睛裏暗暗地掠過一絲惱色。

孟吉立刻看了出來,心道孩子果然還是孩子,雖然有些心計,也仍是能給人看穿識破的。

端兒見她眼底帶笑,隱隱似有得意之色,他人雖小,心氣卻高,又因為一力維護著闌珊,所以越發的討厭孟吉等試圖進宮分寵的女子,這會兒給孟吉反將了一軍,如何能忍氣吞聲。

端兒便說道:“原來是這樣,多謝二姑娘給我解惑,只不過,你竟然把自己跟我母後相比,是不是有些太逾矩了呀。”

孟吉臉色一僵:她剛才只是打了個比方,沒想到給端兒掐到了把柄。

“這……我並不是這個意思,自然也不敢跟皇後娘娘相提並論,只是……”

端兒不等她說完便道:“可你明明已經說了,說出來的話像是潑出去的水,可是,宮內誰不知道,父皇最寵母後,所以才在母後身上破例,至於別人嘛,應該是癡心妄想。”

孟吉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此刻宣平侯夫人反應過來,愕然道:“太子殿下、您怎麽……”

端兒道:“我怎麽啦?”

他說話間擡頭看著王夫人,眼睛眨了眨,顯得天真無邪。

宣平侯夫人愣住了,就算剛剛親耳聽了端兒所說的那些話,句句老辣,簡直一個精明的大人都未必說出來的,可是偏偏又是這般爛漫的神色,叫人無法懷疑他的用意,還以為他不過是無心說出來的似的。

孟吉卻終於淡淡地說道:“太子殿下只說皇上如何,叫我看來,明明是您的眼中容不下別人,您是擔心我進宮的話,會威脅到皇後娘娘,所以才未雨綢繆的,是嗎?”

宣平侯夫人越發的魂魄飄蕩,簡直不知身在何處。

此刻三人到了乾清門口,底下是長長的台階。西窗原本在身側跟著,此刻便要走過來扶著端兒的手。

卻見端兒向他打了手勢,見西窗站住腳,才對孟吉道:“二姑娘是什麽意思?我怎麽不懂,你是罵我不能容人嗎?”

孟吉道:“倒不是……論起殿下的用心我也是清楚的,但是……”

說到這裏,端兒似乎要下台階,可不知為何身子一晃,像是站不穩的樣子。

孟吉靠他最近,見狀生恐他有礙,忙擡手去扶他:“殿下……”

誰知話音未落手指剛碰到端兒的肩頭,端兒大叫道:“你幹什麽?!”腳下越發歪倒,竟往下跌過去!

幸虧在欄杆後有兩個侍衛,及時地飛身躍了出來,這才在端兒滾了兩級台階時候及時地攔住了他,將人抱住了,雖然如此,端兒的膝蓋仍是磕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