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叫梅若華(第2/3頁)

還好這個主持人是見過風浪的,也沒受影響,直接說,“既然你們已經表明了立場,按著規定,猜拳輸者先發問,你們雙方都是五分鐘時間。”

兩個人很快都露出了右手,同時出拳,王二波是包袱,而梅超風是剪刀,梅超風指了指王二波。

王二波先行發問。

梅超風的論點實在是沒點可抓,王二波只能就實問,“你不能否認《戀戀》讓小學生沉迷其中並充錢十萬吧。”

只聽梅超風回復,“您也不能否認,您在《如何看待武俠小說》問題下的回答,自己曾經為了租書不吃早飯謊報考試跟家長騙錢,為了看書日也看夜也看,近視有一半是因為武俠小說。我問你,你這不是沉迷嗎?你被毀了嗎?武俠小說是糟粕嗎?”

這是王二波早期的回答,足足七八年了,他都沒想到,梅超風直接翻了出來。

不過這雖然讓他有點措手不及,卻並不懼怕,“武俠小說與遊戲怎可相提並論?武俠小說本就是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後被現當代作家發揚光大,是中國文學史上必須要提的一筆。”

“如果這樣說,《戀戀》作為現象級遊戲,在中國遊戲史上照舊有一席之地。但說的再好聽,在家長眼中,它們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它們都被認為會毀了孩子。”梅超風立刻接了過來闡述,“同樣具有同樣功能的,還有電視,還有可樂炸雞,還有樂高相機,還有籃球足球等等,只要是影響學習,可以讓人沉迷,都是洪水猛獸,都是需要消失的糟粕。”

這個說法就太猛了,誰沒有過去呢。

連王二波都為了武俠小說沉迷其中,誰沒有喜歡的東西呢。

幾乎立刻,旁邊的彈幕都是一個說辭了,“我女神太棒了。”“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好在,王二波已經杠過幾次了,此時梅超風雖然超出想象,但不至於大腦空白,他立刻抓住了其中的詭辯之處,“你是在偷換概念,我們沉迷,並沒有造成損失。而《戀戀》呢?那位小學生拿了家裏所有的積蓄打遊戲,難到你還要說,這是家長管的太嚴,是家長的錯嗎?”

“用任何特例都是極端行為,如果這樣的話,我可以給你舉出來很多例子,有人因看多了武俠小說以為自己會輕功摔死的,有人因為喝可樂嗆死的,有人因為玩籃球猝死的。都要怪行業嗎?你也要取締它們嗎?”

這個詭辯邏輯其實平時看挺簡單的,可在當時當下想要立刻反擊,卻很難反映過來,王二波愣了一下。

梅超風立刻跟進,“事實上,為了達到你的目的,你試圖將個體現象變成社會現象,請問這有什麽好處?讓氪金遊戲產業消失?那還有電視?讓整個電視行業消失?那還有小說,還有各種各樣的沉迷!只有是家長認為沉迷的,都要廢除嗎?那人類將重歸於零,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回歸百年前,你要這樣的世界嗎?”

一連串的歸謬,直接讓論題發展到了可笑而又可怖的情景,王二波這會兒顯然已經反應過來了,不能讓她再說了,張口就駁斥,“現在的問題只在氪金遊戲,我只問你《戀戀》是否讓小學生,花光了家裏的積蓄玩遊戲?”

梅超風嘴角輕勾,回應他,“是啊。可是,《戀戀》十六歲一下青少年不準注冊,請問,誰給他注冊的,是他的爸爸。是他的爸爸沒有盡職,難不成要求我們來管爸爸的手機要不要給孩子嗎?”

這簡直摧枯拉朽,王二波只覺得自己滿腹經綸,居然沒什麽能說的。

梅超風卻借此立刻接著闡述,“我知道贊同王先生的,大部分都是家長,我就想再說一點,不要將每個時代所有的新鮮物品都當做洪水猛獸,卻忘了愛武俠的孩子成了互聯網第一代網絡作家,成為了如今編劇中堅力量;沉迷網絡的孩子們成為了計算機從業者,正在日新月異的改變著你的生活。你想雞窩裏飛出金鳳凰,可你把翅膀都折斷了,他們飛個屁啊!學會管教孩子,給他們一點空間,也許十幾年後你就是人生贏家。否則這些行業都死了,讓孩子回家種地去嗎?”

說完這些,梅超風就說了句,“我杠完了。”

她的時間的確也用的差不多了,可問題是,王二波的時間還剩下一半呢,如今就要看王二波如何反駁了。

但問題在於,王二波沒想到梅超風強勢而又懂論辯技巧,舉例歸謬各種方法爛熟於心,而且走的不是正經辯論的路子直接被打蒙了。

如今時間計時器滴答滴答的響著,而人在這種狀況下,腦子是一片空白的,他只能把自己寫好的稿子讀了讀,但顯然,比起梅超風的論述,那太沒滋味了。

於是,當最後一聲滴答結束,評委們也給出了最後的答案,149比30,梅超風毫無懸念的大比分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