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鋼釘(第2/2頁)

此前兩場大戰,諾曼人的陸戰部隊在歷次重要戰役中的表現都很突出,他們擁有同時代最好的士兵和最強的裝備,各級軍官亦是精銳中的精銳,特別是那些從軍十數載、經驗和活力俱佳的中青年軍官,可謂是這支部隊的經脈,他們融入其中,深諳這股戰鬥組織的運作方式,擁有良好的戰場洞察力,又保持著相對獨立的思維。意識到守軍換上了戰力更強的生力軍,他們迅速調整策略,將正面強攻轉為佯攻,悄悄集中兵力向被分割的友軍部隊突擊前進。對於諾曼人的意圖,魏斯看得清楚,也及時利用戰地通訊線路調整部署,但預備兵部隊的反應速度和反應力量有限,第1901預備營所屬部隊沒能頂住諾曼人的兇猛攻擊,“楔子”被拔掉,位於拉塞爾航空基地北側的諾曼部隊將主戰力量會和一處,轉而向第1909預備營駐守的陣地展開攻擊。

相較於先前由第1912預備營固守的臨時陣地,第1909預備營占據著一處植被茂盛的坡地,這裏的地形環境更利於防守,而且守軍已在陣地前方敷設了數百枚地雷和簡易的觸發式陷阱,按說諾曼人往這裏撞必定頭破血流。可是,在魏斯的作戰地圖上,第1909預備營的防區用了一條醒目的紅線進行標識,因為此地的防禦正面過於寬闊,防禦縱深相對單薄,如果諾曼人不惜代價闖過雷區,並且集中兵力突破一點,以預備部隊的協防效率,這條戰線是很有可能被突破的。

魏斯一面盯著時間,一面密切關注戰場形勢。不多時,消息從拉塞爾航空基地指揮部傳來,從南面襲擊基地的諾曼人突破了守軍和預備部隊的圍困,分兩路遁入西面和南面的茫茫山林。雖費盡心思在此布局,但猛獸難困,魏斯早有心理準備。現在,殲滅眼前這股敵人儼然成為聯邦軍在拉塞爾之戰的最後底線——如果再讓他們突圍離開,無論戰鬥過程斃傷多少諾曼人,這場戰役都要失色許多。

審視戰場形勢,魏斯聯絡各處炮壘,調度炮火轟擊集中兵力攻擊第1909預備營防區的諾曼部隊。早在戰鬥策劃階段,聯邦軍便將拉塞爾航空基地周邊區域進行了戰術編號,以便於炮兵在戰鬥期間進行及時有效的火力投送。諾曼人的活動位置,正好處於三座炮壘的火力打擊範圍。持續十分鐘的覆蓋式炮擊過後,他們的奪命攻勢暫時萎靡了。

靠著己方炮兵爭取來的時間,拉塞爾航空基地作戰指揮部迅速從南側戰場調集部隊增援北側——機動部隊以預備兵為主,駐防各處炮壘和防空陣地的正規軍部隊也抽調了一些戰鬥分隊參戰。在調集部隊增援拉塞爾航空基地北側戰場的同時,聯邦軍還得提防突圍離開的諾曼部隊殺個回馬槍,這是他們在戰鬥之前就商議過的方案。勝利唾手可得的時候,更沒有人希望把這場仗給開翻了船。

或許是得到了友軍已經突圍的消息,亦或是從戰鬥節奏變化中捕捉到了端倪,這支遭到守軍炮火猛轟的諾曼部隊不顧傷亡,很快又發起了新的進攻。緊要關頭,他們不再掩飾目的,直接正面堆砌火力,用分隊突擊堆疊推力,要的就是攻破第1909預備營的防禦陣地。

戰鬥伊始,這個洛林預備兵營有近1200名官兵,半數士兵使用格魯曼栓動步槍,全營配備12門轉管機炮、24挺水冷機槍、12門迫擊炮、180支突擊步槍以及充足的彈藥,他們所面對的諾曼陸戰部隊,兵力沒他們多,裝備略占優勢,但不存在代差,更沒有重武器支援。在決鬥的時刻到來之前,兩邊都蒙受了傷亡,諾曼人的損失比例顯然還要更高一些,第1909預備營按說不該落於下風。事實上,人這個因素在一場硬碰硬的戰鬥中顯得至關重要,諾曼人冒著槍林彈雨進行仰攻,在接近守軍陣地途中,要不了幾步就會有人倒下,活著的人義無反顧地繼續前進,猶如一根鋼釘,往堅固的混凝土表面鑿……他們離守軍陣地越來越近,三百尺,兩百尺,一百尺……雙方互擲手雷,硝煙彌散,視線遮蔽,塵煙中突然竄出一條火蛇,那或許是諾曼人隊伍裏最後一名幸存的噴火兵,用所剩無幾的燃料進行最後的噴射,但正是這條明亮的火蛇,成了鼓動諾曼人士氣的標識,其余人猛然向前,狂烈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