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3頁)

全隊都保持著一種高度欣欣向榮的狀態,在工分越發值錢的誘惑下,即便是再懶的懶漢,也忍不住勤快了幾分——誰會跟吃飽肚子、喂飽口袋過不去呢?

養豬場、鐵皮石斛、茶葉、蠶絲……第三小隊的副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幾年下來,隊上的工分值已經漲到了一個驚人的數目,足以傲視全縣,隊員們甚至曾經私下討論猜測,單論一個工分的價值,放到全國去論,第三小隊也未必會輸給誰。

當然了,這只不過是隊員們閑來無事一起嘮嗑時的戲語,作不得真,畢竟,全國的工分值又沒有統計過,他們也只知道附近公社的工分值,哪裏知道全國有沒有地方的工分更值錢呢?

雖是戲語做不得數,但是,這起碼可以證明,第三小隊的工分值確實是值錢,隊員們的日子也確實是越過越富足。

他們的日子過得好了,附近幾個生產隊、整個曙光大隊、整個公社乃至整個縣的人們當然也不會幹看著,自己想辦法致富不容易,別人都開辟一條致富路來了,跟著後頭學還學不會嘛!

鐵皮石斛致富道路經過試驗已經確認很難復制了,但是,種鐵皮石斛難,不代表辦養豬場、種桑養蠶和種茶摘茶也難啊!

雖然也不是什麽簡單的活兒,但是但凡能掙錢的事兒什麽不難?

種地還難呢,還不是得種!更何況是更掙錢的這些行當呢?

雖說國家政策不允許私人買賣和私人大批量種植養殖,但完全可以像曙光大隊的第三生產小隊一樣,集體來辦嘛!

有些生產隊甚至從第三小隊的養豬場得了靈感,在本隊辦起了養雞場、養鴨場、養鵝場、集體魚塘……招式頻出,掙不掙錢倒是另說,反正隊上的總體生活水平上漲了不少,肉蛋都能比以前吃得多了。

種桑養蠶和種茶制茶這兩件事也有不少生產隊學了去,只不過他們不像第三小隊這樣,有種鐵皮石斛種出來的第一桶金,還有一個膽大到慫恿隊長去農村信用社借錢的謝知青和一個膽子同樣不小、敢應下借錢一事的隊長。

能拿出來的成本有限,弄出來的規模自然就大不到哪去。

規模小了,能掙的錢自然也就少了。

即便跟最先發家的第三小隊比起來都是小打小鬧,但是,小打小鬧也比之前不打不鬧要好得多。

總體來說,整個縣的廣大農村地區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