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頁)

午飯在王家吃的,晚飯則挪到了謝家。

謝庭宗回來之前,謝家現在其實只有謝知隸一個人了。

謝知隸妻子早逝,早年間被安了罪名□□下放時,膝下的一子一女也都明哲保身地跟他斷絕了關系,兒子甚至還反水踩了他一腳,要不是革/委/會的人還多少顧忌著身在部隊的王家,他當時估計都會被整死。

平反過後,被抄沒的家產全都還了回來,被□□下放那幾年的工資也盡皆補了回來,他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資本就不低,經年累月下來就更多了。

也許是為了這筆家產和補償的工資,也許是怕別人說不孝順,自打他回到京市開始,他那個兒子沒少上門來求原諒。

可他硬是沒讓人進門,打出孫子的名號來求情也不管用。

他不是那種死記仇的人,但也不是記吃不記打的蠢貨。

兒女當年在危難中棄他而去,他雖然難過,但也能理解,畢竟誰都怕革/委/會的那幫混不吝,也不是誰都能選擇一家人風雨同舟。

但是,能理解不代表他就要原諒。

摸著良心說,剛被下放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怨恨過的。

在妻子早逝的情況下,他一個人拉拔兩個孩子長大,也沒有動過要再娶妻照顧自己和孩子的念頭,就是怕孩子在後娘手下受委屈。

他一心為孩子考慮,可一腔父愛換來的卻是兩個孩子的狠心絕情。但凡他們倆這些年能偷偷摸摸給他寄點東西,哪怕是寄封信,他都能騙自己說孩子也是為了一家人考慮才被迫狠心的,但是,沒有,連張小紙條都沒有。

當初他被下放時,他們怕被連累,甚至還要踩上他一腳以示自己的清白,那麽,現在他平反了,那些歸還回來的家產,他們也一個子兒都別想沾邊。

謝知隸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甚至跟王家那邊也再三打了招呼,權當自己沒有兒女子孫了,謝庭宗就是謝家唯一的後輩。

故而,林家人到謝家吃的這頓晚飯,是謝知隸厚著臉皮邀來了謝庭宗他外公來主廚的。

沒辦法,謝知隸自己雖然會做飯,但也僅限於下下面條熱熱饅頭和把菜炒熟的水平,沒辦法的情況下糊弄糊弄自己還成,用自己那點手藝待客……他還是幹不出來這種事的。

連他自己平時都是要麽在學校食堂解決要麽去謝庭宗外公那蹭飯的。

放假期間學校食堂供餐時間有限,在食堂請林家人吃飯也寒磣了點,於是,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謝庭宗外公那邊。

謝庭宗的外公姓葉,年紀比謝知隸還要小幾歲,早些年在國營飯店當了好些年的主廚,結果被人舉報了,好險沒脫一層皮,後來人是平安無事了,但主廚的位置也沒了,在一個朋友的安排下成了一個機關的大廚,一直安安穩穩幹到現在。

葉外公早年還是個性子溫和的人,後來中年喪妻喪女又經歷了種種風波之後,性子越發冷硬了起來。

照謝庭宗的話說,以他後來的性子,國營飯店主廚的職位丟了也是好事,否則的話遲早把他自己給賠進去。

機關部門的食堂大廚是沒有國營飯店主廚說起來體面,但勝在平時見的人少,權力小,也就意味著利益糾葛少,得罪人的機會少,安穩多了。

正是因為葉外公這邊還算安穩,謝庭宗才能安心在第三小隊暗中照顧謝知隸,否則,他只能像謝知隸剛下放時那樣拜托爺爺當年的舊識暗中照顧叔爺、拿林家當做掩護給叔爺寄東西。

謝知隸和葉外公以前見面的機會並不多,真正熟識起來,還是謝知隸平反過後、謝庭宗還不能回城的這段時間。

也正是這段時間,謝知隸徹底賴上了葉外公。

照他的說法,就是兩個孤寡老頭子,在唯一的孫輩還沒回來之前,只能相互依靠相互取暖了。

葉外公冷硬的外殼沒能嚇退膽子不大的謝知隸,於是,作為代價,這會兒葉外公只能捏著鼻子到謝家做起了專用廚師。

謝知隸之前就把家裏的鑰匙給葉外公了,葉外公今天中午做完食堂的飯,就請假出來了,早早就拿著自己備好的菜和肉到了謝家,開始做一些準備工作。

見人終於來了,葉外公略微緩和了一下自己臉上的神色,從廚房出來對林家人打了聲招呼,便又閃身回了廚房。

見到這一幕以後,林家人才知道今天晚上的主廚是葉外公,不由得向謝知隸投去了異樣的眼神:把隔了好幾道的親家弄來當廚子做飯招待客人,這得多厚臉皮才能幹出這種事啊!

謝知隸卻渾然未覺,還在那熱情地招呼林家人坐下嗑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