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陛下若是不答應秉公處理,草民決不起來。”王閔昌跪在地上,高舉手中的狀紙,“武安侯縱子行兇魚肉鄉裏,強行將我王家一族降為奴籍,草民不服。這天下難道沒有王法了嗎!”

“若證據屬實,朕自當秉公處理。”蘇綰沉下臉,“老人家若是喜歡跪著,那便無需起來了。”

王閔昌一愣,旋即站起身將手中的狀紙呈給禁軍統領。

蕭雲敬等人臉上都露出幾分詫異的神色,只有趙珩見怪不怪。

蘇綰擺起帝王威儀,連他都怕。

被關冷宮不是說說而已。

蘇綰從禁軍統領手中接過狀紙,耐著性子看完,隨手遞給趙珩,“進城去汴京府衙。”

趙珩收好狀紙,低頭看了眼王閔昌,唇角抿緊。

武安侯是祖父封的一等侯爵,後來父皇登基,武安侯因跟六皇叔關系親近,受到牽連而前往封地安陽。

武安侯府如今的侯爺也是世襲,未能像其父親一般掙到軍功,只安守祖業過活。世子是個風流人物,府中的姬妾多達百人對外卻是一副謙謙君子模樣。

自己在安陽有產業,曾見私下過世子幾回,其人行徑與這老人所說大致吻合。

只有事不對,武安侯雖世襲了爵位,對王家卻是十分敬重,斷然不會做出將一族人都降為奴籍之事。

他也無權如此作為。

趙珩眯了眯眼,再度看向那些一同來告狀的人,霎時豁然開朗。

他們來汴京告狀不是為了真的告狀,而是來打探消息,尋找救出秦王世子的辦法,同時摸查汴京的護衛情況。

林尚書未有懸梁之前,戍京大營的統領,是大將軍舉薦給父皇的。

自己登基之前就已將統領換成自己的人,只是營中將士眾多,未有來得及將身份不明之人,全部換出去。

安陽距離汴京最近,讓他們查探清楚戍京大營和城門守衛的換防時間,難免不會有人借著為六皇叔復仇的名義,而起兵攻入汴京營救秦王世子。

六皇叔離開禹州之前便做了兩手準備,清君側不成便造反起義。可惜他千算萬算,沒能算到自己會在夢中遇到蘇綰。

沒能算到,自己因為查找蘇綰而發覺被他監視。

自己之所以下令軟禁秦王世子,原本就打算利用他逼出六皇叔的所有布置,來得正好。

不把六皇叔的擁躉者全部拔除,這些人必定會想方設法給他使絆子。

趙珩閉了閉眼,若無其事跟上蘇綰。

一行人入城後直奔汴京府衙。

汴京府尹迎出來下跪行禮,沒開口身上的袍子就被汗濕。

蘇綰看他一眼,從馬上下去背著手大步進入大堂。

府尹換人了,夢境的劇情果真不需要細節。

府衙慌慌張張沖出來,擊鼓升堂,門外很快聚集了大批百姓看熱鬧。

蘇綰面若寒霜,拿起驚堂木一拍,“堂上何人,所告何事。”

王閔昌再次跪下,將武安侯世子的惡行陳述一遍,擡頭看著蘇綰,“請陛下為草民做主。”

“狀紙上寫著武安侯世子將你一族人都降為奴籍。朕記得安陽王家一族逾千人,全部降為奴籍須戶部同意才可實行,還是狀紙上的一族人其實是叫王一族的人?”蘇綰漠然出聲,“傳朕口諭,命戶部尚書來見。”

王閔昌臉色微變,“草民句句屬實絕無虛言。”

“是否作假朕自會分辨。”蘇綰說完便不理會他了,低頭擺弄手中的驚堂木。

王家是清流世家,按這個世界的戶籍等級,應該是貴籍。武安侯真要將他們降為奴籍,戶部不可能不知道。

戶籍降級好像都是由官府來定,涉及到世家大族,便是皇帝都不能輕易動,何況一個襲爵的侯爺世子。

告狀是假,他們有別的目的才是真的。

可夢境裏除了舉行登基大典,並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

難道是現實?

蘇綰抿起唇角,擡眸看向跪在堂上的王閔昌,還有門外那幾百個頭上包著白布,布上寫著大大的冤的王家族人。

這麽多人光明正大進入汴京,還是來狀告武安侯世子的。這世子的風評本來就不行,新帝便是收到消息也不會起疑,方便他們查探消息。

就算新帝起疑,恐怕也不會分神去調查。

洛州斷橋,靖安隨時會出現災民造反的情況,朝中那些跟韓丞相結黨還沒被清算的朝臣,再給他使絆子攪和,就更難注意到這件事了。

而且新帝天天都在皇宮裏,就算有暗衛營也沒法做到錦衣衛那樣,挨個監視朝中大臣。

他也不能這麽做。

登基只表明他順利上位,能不能坐得穩就難說了。

他敢在殺了秦王之後又軟禁秦王世子,估計也是為了把秦王之前的布置,全部逼出來。

尤其跟秦王同期封爵的那幾位,這些人在百姓口中可是北梁的開國功臣,他們真的聯起手來作亂,北梁是真的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