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4頁)

秋霜戴上帽子手套還冷得直哆嗦,出門看了一圈,見老賈就在附近,頓時安了心。

昨晚宋臨川的暗衛營獵殺那兩個刺客,他們沒有參與,但都去看熱鬧了。

宋臨川的暗衛營和那刺客的功夫都一般,他便是想要劫走蘇綰也不容易。

進入商鋪比較集中的街道,秋霜見蘇綰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不禁有些好奇,“小姐,我們今日要幹嘛?”

這一路過來,蘇綰打聽的消息很雜,從學堂到醫館還有租地政策,稅賦減免情況什麽都打聽。

“去見一個老朋友。”蘇綰鼻子凍得通紅,“有正事要辦。”

她在汴京買下的那座宅子的房主,就在安宣府做買賣。

當初去官府給房契改名後,自己跟他要過地址。

“明白。”秋霜微笑點頭。

街上人很多,從東蜀過來的遊商,牽著馬匹馱著些緊俏的東西沿街叫賣。小販挑著擔子大聲吆喝,賣糖果賣針線,比汴京要熱鬧。

蘇綰帶著秋霜一路打聽過去,終於找到前房主的鋪子——呂記米糧糖果炒貨鋪。

鋪子很大,上下兩層的結構,底下是米糧有兩個小二和一個掌櫃看著。來買米糧的百姓很多,有點擠。

樓上是糖果和炒貨,這會離過年還早,看起來稍微有些冷清。

蘇綰的運氣不錯,前房主呂嶽州剛進了一批糖果,正帶著樓上的掌櫃在清點。

她看了一圈糖果,坐到櫃台附近等著。

過了會,呂嶽州清點完新貨,含笑看她,“姑娘好魄力,還以為你是說說而已,這一路過來可不容易。”

他賣完宅子過來,不趕路慢悠悠走了半月都累得慌,妻兒也遭不住。她一個姑娘家又不常出門,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

“也不是很難。”蘇綰開門見山,“我一路打聽過來,說是北境種植的棉花都在安宣府交易,為何街上看不到收棉花的鋪子。”

“姑娘打棉花的主意?”呂嶽州詫異,“這筆生意尋常人可吃不下,我前日看到汴京錦衣坊的東家了,他似乎也是為了棉花而來。”

“這事我知道,沒來之前牙行的東家就告訴我了。”蘇綰一點都不意外,“我想知道下,往年這棉花是怎麽賣的。”

他來安宣府已經好幾個月,又是生意人,對商業信息肯定敏感。

“往年都是棉花販子來收,再運往各地。不過那位錦衣坊的東家手段不簡單。他一來,安宣府的百姓在就在傳,他是皇上派來的,要全部收購棉農的棉花。”呂嶽州苦笑,“姑娘要跟他搶不容易。”

蘇綰揚眉,“就是百姓互相傳的,安宣府未有下令?”

“對,知府大人又不是誰都熟悉,這事從他到了就開始傳。”呂嶽州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再有兩日便是花市,就是棉花交易集市,所有的棉農都會來賣棉花。”

“多謝大叔告訴我這些。”蘇綰站起來,示意秋霜將糕點送上,“這是我鋪子裏自己做的,回頭可能還需要大叔幫我做些事,你放心,我不會讓你白白辛苦。”

“看得出來姑娘是個敞亮的人,相信姑娘給的價錢也不會低。”呂嶽州起身拱手,“等姑娘的消息。”

“好說。”蘇綰含笑回禮。

從呂記出去,蘇綰也不逛街了,直接回府衙。

別人見不到知府大人,自己想見還是很容易的。這也是當初,她決定跟著宋臨川同路過來的原因之一。

錦衣坊的東家若真的是皇商,到了安宣府必定拜訪知府,否則謊言容易被戳穿。

聽呂嶽州的意思,盯著棉花生意的人不止他們,肯定還有其他地方的富商過來試圖運作。

二十萬斤的棉花轉手出去,刨除人工和成本以及稅賦,利潤將近一萬兩銀子。

數據上可能會有些出入,但是能吃下來,再擴大種植面積明年就不止這個數目了。

趁著宋臨川還在安宣府,自己左手收了右手賣,沒有囤貨之憂也不用擔心運輸。

宋臨川這回要了三千匹戰馬,帶來的人手不少,銀子也夠多。

蘇綰算了一路賬,回到府衙立即找迎賓館的管事,拿出一錠銀子遞過去,唇角微彎,“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想要跟知府大人談,麻煩幫我傳個話。”

“姑娘你可別害我,知府大人今日剛好有空,我這就給你去傳話。”管事看了眼銀子,嚇得直哆嗦,“姑娘稍等。”

這可是東蜀太子帶來的姑娘,自己敢收她的銀子,手別想要了。

早上那太子出門前已經給了十兩銀子,讓自己好生招待,不可怠慢了這位姑娘。

“那便多謝了。”蘇綰收起銀子,自己找地方坐下。

估計是宋臨川跟他說了什麽。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迎賓館的管事折回來,臉上的懼意散去依稀多了幾分笑意,“姑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