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年快樂(第2/7頁)

這讓一過年就要面臨“七大姑八大姨”社交壓力的學生們特別興奮。

劉穎本來定的是要帶蘇清圓和蘇姚去B城的爺爺奶奶家過年,二老好久沒看到兩個孩子了,都恨不得留她們一整個寒假。蘇清圓是最孝順的,即使這對爺爺奶奶不是她自己的,她也願意讓老人們看看,替原主盡個孝。所以在聽說有冬令營時,她很糾結自己要不要參加。

後來期末考試前開了家長會,劉穎知道了冬令營的事情,便鼓勵兩個孩子一定要好好考試,爺爺奶奶家可以呆到初六就回來。

期考在一場大雪中結束。蘇清圓的成績一如既往地待在前三,十分順利地爭取到了名額。蘇姚依舊是二班的中下遊,無緣寒假的所有活動。

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劉穎帶著倆孩子收拾書包,準備第二天乘高鐵前往B市。蘇清圓沒有太多的行李,只帶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寒假作業,還有冬令營要用的競賽書——她準備直接從爺爺奶奶家出發,去南方參加冬令營。

臨走的時候,她看了眼日歷,馬上又離周日不遠了,也不知劉俊寧是不是本市人,要不要趕著春運回家。

她掏出手機想給他發個微信,說說自己要離開A城的事情,可想來,他有那麽多家的報紙要送,如果每個出趟門都跟他打招呼,那他不是要累死了?

她想了想,從書包拿出一張包書皮用的彩紙,寫下一行字,折好了塞在門口的小信箱裏。

大年三十,A市大部分的報社都會趕在下午前印制出年前的最後一期,然後一直休刊到初七。

郵電所外地的師傅們都回家了,能留下送報紙的只剩陸遼和其他兩位老師傅。

他本來答應老孫只幫他送《數理之謎》和《老年報》,可看到郵電所實在缺人手,就主動承擔了最後幾期的晚報和日報。

周五晚上,路上的車少了四分之三,僅有幾個行人也是神色匆匆的,趕著回家吃年夜飯。陸宗華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跟老兄弟們聚在一起,沒人陪陸遼過年。

他馱著一堆報紙,在路上騎得飛快,挨家挨戶地砸門送晚報。

要按照他原來的性子,肯定是把報紙一股腦都塞到誰家門把手上算了。可一想到上次蘇清圓伸出小手,要幫他一個個送老年報,他又覺得自己該聽她的話,變得好一點。

他力氣大、長得又兇,一砸人家門就咣咣直響,好幾戶人家來開門時都一臉的嫌棄。可打開大門以後,看到這小夥子滿頭是雪,報紙卻完好無損,也都心軟——畢竟大年三十還能堅守在工作崗位的,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於是有的給他杯熱水,還有的給他幾個餃子。

陸遼一個也沒要,都送完了以後,背著老年報往麗景園趕。

三樓的大媽喜歡要超市的打折券,五樓的大娘喜歡要各種腦筋急轉彎和字謎,他認認真真送了幾次,這些他都記得。

凡是有帶打折券和字謎的彩頁,他就多給那兩位塞幾張。

送完了整棟樓的,他拿著最後一份報紙,抖了抖頭上的雪,敲蘇清圓家的大門。

起初他敲得很輕,可敲了幾下都沒人應門,他心底便急躁了,咚咚咚地用力敲了三聲。

哢嚓一下,105對面的大門開了,從裏頭走出個慈祥的老奶奶來。

“小夥子,有蘇家的報紙啊?你放在郵箱裏就行啦。”老奶奶披了件棉襖在身上:“我聽蘇家媳婦兒說她們娘仨要去B城找爺爺奶奶過年呢,大包小裹的走了,這幾天都不在家。”

陸遼的臉瞬間冷了下來:“什麽時候回來?”

老奶奶搖搖頭:“誰知道啊,好像說是呆一整個寒假,又說是呆到初七。不清楚。”

陸遼捏緊了拳頭,老年報變成皺皺巴巴一坨。

“回去吧,回去過年去吧。”老奶奶嘆了口氣,把門闔上。

陸遼松開拳頭,把報紙抻平折好,要往郵箱裏塞。一轉頭,他看到了蘇清圓寫的紙——那張紙條掉進了信封裏面,只露出個角。

他費了半天勁把紙抽出來,上面是她娟秀好看的字體:

“致送報紙的小哥哥:我們一家前往B市探親,報紙請丟進信箱,謝謝您!”

短短一句話,他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最後把它折好,拿在手心裏,架著腿在樓道口坐下。

跟她認識以來,這是他收到的她寫的第二封信。第一封是個退婚書,第二封是這張告知書。

她明明有他的微信的,為什麽不直接發個消息給他呢?他還能趁著她沒走,找借口過來看上她一眼。

寫這些冷冰冰的字條給他,塞進郵箱裏,他很可能就看不到了。

陸遼望著樓洞口,眸子比雪更冷。

105對面的老奶奶煮好一鍋餃子,聽到樓道裏有動靜,打開貓眼來看——一個多小時了,那個送報紙的小夥子居然還坐在樓道裏,一言不發,也不知吃沒吃飯,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