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黃昏細雨紅袖刀(21)(第2/2頁)

李凝有些失落,她明明已經證明了自己,李澈卻還是把她當成需要保護的孩子。

金風細雨樓的七夕完全沒有七夕的氣氛。

大夏其實是不過七夕的,先前在隋末亂世,更沒有什麽佳節的說法,故而李凝第一次聽聞牛郎織女的故事,還是在唐應那裏。

唐應自從經歷過戰事,就不想回唐門了,覺得蜀中日子枯燥,沒有汴京來得快意,正好金風細雨樓裏也有一些唐門的人手,她也就留了下來,快到七夕的時候,她顯得相當興奮,見李凝無動於衷,甚至不知道七夕的說法,一邊放著風箏一邊東一句西一句地給她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奈何李凝不光是個好奇寶寶,還很會拆台,在唐應剛講到故事開頭的時候,就忍不住問道:“為什麽牛郎藏起了織女的羽衣,織女就要嫁給他?”

唐應說道:“因為沒了羽衣,織女就回不了天上。”

李凝好奇地說道:“織女既然是仙女,仙女怎麽會因為沒了衣裳就回不了天上?”

這要是換了旁人,唐應就不伺候了,但見李凝眨著那雙星辰似的眸子,滿帶好奇地看著她,她立刻就投降了,絞盡腦汁地編道:“織女原本是會飛的,羽衣就是她的翅膀,化成人形之後就成了衣裳,所以沒了翅膀,她就不會飛了。”

李凝點點頭,又問道:“那為什麽回不去天上就要嫁給牛郎?”

唐應輕咳了一聲,說道:“因為她、她……反正她就是嫁給牛郎了嘛。”

李凝啊了一聲。

唐應見李凝終於不提問題了,松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後來織女和牛郎的日子越過越好,還生了一兒一女,就在這個時候,王母娘娘知道這件事情,於是要把織女帶回天上,牛郎把兩個孩子放在筐裏,騎著牛去追,王母娘娘見快要被追上了,於是拔下頭上的簪子,畫了一條銀河,之後牛郎織女就被相隔在了銀河邊,後來有喜鵲成群結隊搭成鵲橋,牛郎織女才能相會,只是喜鵲每年七月初七才能來一趟,牛郎織女也只有一年才能相會一次。”

她說著,又琢磨著是不是把風箏拿下來再提首小詩,一回頭,卻見李凝悶悶不樂的樣子。

唐應平時見李凝擰個眉心都要碎了,這會兒更是大驚失色,連忙說道:“阿凝你怎麽了?故事太慘了嗎?這都是人編的,不算數的!”

李凝搖搖頭,說道:“我只是覺得織女好可憐。”

唐應連連點頭,說道:“我也……”

李凝忽然生起氣來,說道:“王母娘娘為什麽不殺了牛郎,還讓他追到天上去。”

唐應啊了一聲,有些呆呆地看著李凝。

李凝生氣地說道:“我要是王母娘娘,我就下一道天雷劈死那個牛郎,那群喜鵲也不是好東西,織女好不容易才能回到天上,它們還要讓牛郎追上她。”

唐應連忙說道:“牛郎織女是真心相愛的啊!”

李凝更生氣了,只覺得編故事的人一定是個男人。

李凝不光聽故事生氣,連在天泉山上遠遠地看見汴京城上空的煙火風箏孔明燈都覺得生氣,唐應哭笑不得,只好把風箏收了,又哄了李凝一會兒,直到她要去玉塔練刀了,才有些哄好了。

刀法習過兩輪,蘇夢枕這才似有些不經意地問道:“七夕佳節,怎麽氣鼓鼓的?”

他不提李凝都被唐應哄好了。

李凝把自己對故事的困惑和氣惱一口氣全都說了,復又說道:“這樣的故事,怎麽會有人傳成佳話呢?居然還有那麽多人慶祝!”

蘇夢枕起初聽著還有些好笑,見李凝這麽認真,才收斂了一點笑意,說道:“故事只是故事,七夕真正的意義在於情人相會,有太多平日裏難以傾訴的話,在七夕這天說來,就很容易。”

李凝啊了一聲,但還是小聲地說道:“可這故事就是不好。”

蘇夢枕也道:“是,這故事不好。”

李凝不知為何有些開心起來,望著夜空的星河和遙遙相望的牛郎織女星也沒那麽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