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紅樓(12)(第2/2頁)

李澈有心用這件事撬開一個口子,便上折請命,在刑部衙門之內,開設一處女刑司,專司女子告狀,因女刑特殊,最好選派女官任職。

這時節的女官特指宮中女官,女官多由貴女擔任,賈府未敗落之前,便送了一女進宮,選秀不中,卻被留下做了女官。

他倒還沒打算圖窮匕見,染指律法。

成化天子覺得有些小題大做,而且新開一個衙門不是小事,花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麻煩,他想了想,沒有批復。

以他的智商還沒有想到李澈倡議實行之後,會有多少貧苦人家的女子為了告狀而放腳,不過這對他來說也不重要,他對小腳沒什麽特殊喜愛,萬貴妃是個半足,纏過又放了的,平日裏不許他看腳,那些宮妃的腳他又不想看。

到了晚間,因他前幾天幸了一名年輕宮妃,這幾日便都在安喜宮內柔情曲意地安撫萬妃,只是萬妃對他仍舊愛答不理,成化天子沒話找話自說了半晌,貴妃都在榻上閉眼準備入睡了。

就在這時,成化天子忽然想到李澈,便把他白天的折子說了,復又笑道:“這個李澈身兼數職,旁人累都要累死了,只他還想東想西的,煩人得很。”

萬貴妃卻一下子睜開了眼睛。

成化天子已經幾日沒得她一個正眼,還沒等說話,便聽萬妃說道:“你那滿朝文武天天罵我,你不嫌煩,倒煩起人家做實在事的來,你久居廟堂之高,哪裏見過平民百姓的苦處,你不肯辦這衙門,我來掏銀子,活著的時候我不指望,只望我死了,以後也得幾個丫頭拜拜我!”

成化天子這幾天都快把臉笑僵了,也沒得貴妃幾句話,這時聽她肯搭理自己,話裏又這樣可憐,心頭頓時軟和一片,一把將萬妃攬在懷裏。

萬妃小聲抽泣道:“你們這些做男人的把持著世道,把女人當成玩意兒,那李澈我原是不喜歡的,如今可見他是個善心人,你若也心善,就應了他這一遭。”

她這麽一說,成化天子哪有不答應的?一遇到貴妃的事情,他的腦子就轉得飛快,剛答應下來,甚至就已經想好了要如何拿這事佐證貴妃的賢良,隔日一早從安喜宮出去,他就把李澈的折子拿在手上,路上就給批了。

饒是李澈也沒想到成化天子會同意,他原本是準備多磨幾天,再聯合一些同僚上書,甚至做好了磨上幾個月的準備。

直到後來女刑司成立,宮裏派出的女官四處說著萬貴妃的好處,眾人才明白緣由。

對於成化天子來說,貴妃的事那就不叫事,一遇到貴妃,他的辦事效率可以直追李澈。

原本因為反感此事而連連彈劾李澈的官員突然沒了聲息。

雖然路尚遙遠,但李澈已經看到了數年乃至數十年後的情況,女官出自宮中,為了行動方便,腳肯定不會纏得太大,再之後女刑司走上正軌,無論是來告狀的還是斷案的,都會逐漸放腳,告狀的平民女子放腳的多了,便會帶動一大部分人,斷案的女官有了權柄,也會有貴女為了選上女官而放腳,潛移默化之下,什麽聖人言都可放在一邊。

李澈從刑部衙門出來,上轎之前遠遠看了一眼排在女刑司前的長隊,心頭不知為何也有些愉悅起來。

李澈回來時,李凝正靠坐在院墻邊上和隔壁王小公子扔紙團玩,李澈視而不見,反倒讓人去給她拿張墊子來墊在椅子底下,一墻之隔的王小公子卻十分緊張,一邊東張西望一邊扔紙團,滿心以為對面也在和他一樣緊張又快樂著。

近來王小公子的課程開始吃緊,單純的背誦已經難不倒他這個過目不忘的天才,如今他正讀聖人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朱熹把自己對於四書的理解集精華於一書,因他的特殊地位,他的注釋沒人敢提出反駁,相當於把先前讀過的書又回了一趟爐,而且吃的是別人給他嚼爛的東西。

王小公子極度不適應這一點,他讀四書時讀的是原版,他不像其他孩童只是讀背,對於四書自有一份理解,如今再讀朱熹注釋版,只覺其中很多道理都和他想的不一樣。

李凝沒看過朱熹版,故而只能聽他念叨,有時兩人的理解對上了,卻和朱熹的理論不符,李凝自然不覺得自家哥哥教的加上自己理解的有錯,對這個不知道什麽人的朱熹沒什麽敬畏,難免令王小公子產生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對比這位年方六歲的侍郎公子,一直自認天資不錯的王守仁簡直覺得自己生得太背時了些。

既生瑜,何生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