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2頁)

不答應嶽家,難免有些忘恩負義的意思,答應親上加親,又怕委屈女兒,三歲看老,十來歲的小公子四書都沒讀明白,又自小嬌慣成習慣,離了幾個丫鬟都能氣病,實在令他難以接受。

林如海自覺無法選擇,思慮許久,還是選擇向嶽家去信,信中委婉地道明了他的想法,婉拒了先前嶽家想讓兩個孩子結親的暗示,這封信才將寄出,林如海便松了一口氣。

數日之後,林如海辦完公務,回到官邸,正見寶玉和黛玉一起坐在樹下看書,遠遠見著時他就有些奇怪,黛玉看書時從來都是安安靜靜的,寶玉卻在說話,分明是打擾到她了,可她臉上還帶著一點淺淺的笑意。

林如海立刻就想到了自家妻子。

他心裏咯噔一下。

隔日,林如海便以進學為由,將寶玉送至淮安當地的官學之中讀書,江淮讀書風氣極盛,淮安官學更以嚴苛出名,許多學子從外地趕來進學,官邸離得不遠,林如海卻讓人收拾了東西令寶玉去住宿學中,隔了幾日,就見自家女兒時常紅著眼睛,即便有男女大防在前,還是忍不住總是問起他寶玉的情況,怕他在官學吃不好住不好。

不好的預感成真了。

林如海頓時一個頭比兩個大。

過了幾日,官學把寶玉除了名,兩個官學官員親自把寶玉拎到林如海面前,告他擾亂學堂,騷擾學子。

官學的人走了之後,寶玉尚有些委屈,他原先在賈家的時候,家學形同虛設,底下聊天吵鬧是常事,他只是不大聽課,偶爾和幾個新結交朋友搭搭話,竟就要被除名?

林如海看著自家這個妻侄,想到女兒通紅的眼睛,深吸一口氣,抄起了書房桌案上的黃銅鎮紙。

若是女兒這輩子就認定了這麽一個廢物,他能怎麽辦?就是打,也要把這個上不了墻的爛泥打出個人樣來!

寶玉挨打的時候,王守仁用普通的黃銅鎮紙輕輕抹平紙張邊角,正在斟酌著提筆寫下人生中第一篇策論。

這時節讀書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想要做官就要考科舉,故而許多人一輩子都在為了科考而努力,甚至大部分的讀書人不會去碰除了科考內容之外的書籍,王守仁原本很不喜歡這一點,但在有了努力的目標之後,他忽然發覺,科考這種東西對他來說簡直太友好了。

經義文章本身就是需要大量背記的東西,他自小就有過目不忘之能,且不像旁人,當時記得一過時間就忘,他記得的東西便是真記住了,如此一年努力之下,他便在自家父親的針對性考較中磨了磨文筆,準備童生試了。

童生試在很多人看來是一道天塹,然而對於自小讀書的人家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王守仁過了童生試那天,王宅甚至沒有什麽慶祝,倒是李凝聽說之後,認認真真賀了王守仁一回。

自從對東鄰有了別樣的想法之後,王華便也不允許自家兒子背地裏傳書了,規矩還在其次,給人家留下輕浮印象才是最大的壞處,為此他專門登門和李澈談了一場,李澈雖然不覺得這有什麽,但在王華誠懇的態度下還是同意兩家平日裏來往,王守仁可以登門,李凝也能上門。

這實在有些過了,但李澈不覺得,李凝也不覺得。

被小姑娘認認真真地道賀,王守仁有些慚愧,他原是對這些沒什麽了解的,這會兒卻也忍不住暗嘆,阿凝明明那樣好的天資,卻只能看他下場,而不能一展人前,這個他習以為常的世道,真的就那麽正常嗎?

三司使三司使所所3312gv人環保廳幾乎已經歸咎於苦苦uk哭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