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三國(15)(第2/2頁)

趙雲還真沒想到周瑜會為甘寧的事情來詢問他。

也許當真是因為那一點酒意,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對周瑜和盤托出了連日來的謹慎考量。

周瑜哭笑不得。

說實話,趙雲其實並沒有勾心鬥角的心眼,他所做的事全憑往日經驗,公孫瓚帳下內鬥,是因為公孫瓚早年和近年對人才的需求不同。

早年守衛北疆需要的是武將人才,能入白馬義從,最重要的是個義字,趙雲正趕上這一批白馬義從的尾巴,後來公孫瓚決意爭霸,招攬來的謀士自然把他當成主公,為他謀算利益,即便是武將,也是奔著他的實力來,義和利天然對立,趙雲半新不舊,夾在中間自然不尷不尬。

李澈帳下則完全沒有這個方面的對立。

太史慈和孫策情同兄弟,孫策手下的兵馬還有不少是太史慈練出的兵,如今太史慈遠在北疆,孫策和家將之間自然沒什麽矛盾,至於降將和新來的一批武將,就更沒有說話余地了,更何況,內鬥的原因大多時候在於主公沒能協調好,公孫瓚既要義也要利,世上沒那麽多兩全事,到了李澈這裏則不同,全軍向利,別說內鬥,今天兩個武將打了架,明天兩人一起去認錯,何苦來。

周瑜還給李澈舉了個例子,張邈帳下的降將裏有個人和張郃手底下的兄弟不合,兩人見面就吵,一言不合就打,沒幾天被人上報給李澈,李澈就讓他們一起住,穿一條褲子,一個人出去把褲子穿走了,另一個人只能在房裏等,兩個人整天為了褲子打架,誰出去都帶著一身傷,沒過多久這兩個人就痛哭流涕去找李澈,表演了個原地做兄弟。

後來軍中就很少有矛盾再發生了,畢竟誰也不想和別人穿一條褲子。

趙雲和甘寧之間的矛盾之所以那麽引人注目,背地裏少不了一些想看熱鬧的人起哄。

不少人開了盤口,賭這兩人什麽時候穿一條褲子。

從周瑜口中得知真相,趙雲……松了一口氣,畢竟他雖然不是什麽講究的大族子弟,卻也不想和別人穿一條褲子。

話到此處已經算是說開了,趙雲向周瑜保證,明日便去向甘寧道歉,至於接不接受,趙雲相信甘寧應該也不想和他穿一條褲子。

之所以要明日才去道歉,是因為甘寧並不住在城中,他是水賊出身,練的是水軍,曹操久居江東,練得一支好水師,想戰勝水師,自然要用更強的水軍來打。

趙雲目前是個雜號將軍,不帶兵,只跟著其他將軍練練新兵,平日裏事情不多,周瑜倒是很忙,不多時就有人來報,說主公到了。

趙雲下意識地想退下。

周瑜卻笑道:“正好子龍來了這麽久還沒見過主公呢,一起去見見吧。”

周瑜說話客氣只是他一貫如此,實則一個雜號將軍是沒什麽拒絕余地的。

趙雲只得應了一聲。

城中屯兵不過三千,徐州軍主力大多都在戰後回歸各郡縣了,城外荒村還駐紮著三萬兵馬,但一旦遇到戰事,這些兵力就會以最快的速度集結起來。

因為李澈專門修了一條軍道。

軍道平日裏用來押送糧草物資,戰時卻能發揮巨大作用,幾乎所有的軍營都建在軍道附近,李凝看中的就是一塊距離軍道不遠的地盤,往來方便。

那塊地是孫策近衛營的駐紮之所。

李澈發話,自然沒有旁人不滿的余地,周瑜壓根就沒問那塊地騰出來要做什麽,便應道:“這幾日天晴,正好讓他們騰出地方來,近衛營只有五百個人,去和其他營擠擠也就行了,倒也省得出城。”

李澈點了點頭,說道:“五日之內搬走,再調一批人手來,把這塊地圈起來,蓋高墻,只留一側出入。”

周瑜疑心李澈要在城中建牢房,但他什麽也沒說,立刻記下。

事情交代完,李澈忽然看了一眼趙雲。

趙雲心頭一跳,莫名有些發慌,難道是他偷看主公內眷的事被人發覺了?

李澈收回了視線。

方才離得遠,以為是個小將,離得近了再看,至少也得二十往上了。

年紀這麽大,肯定有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