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國(21)(第2/2頁)

高順更加奇怪了。

郝萌見四下無人,又壓低聲音說道:“這位李娘子尚未嫁過人,生得天姿國色,貂蟬夫人都不能比,平日好武,大家都說她輕易不肯嫁庸人……”

高順摸了摸胡子拉碴的下巴,打斷了郝萌的話,“你說這麽多,就是想提醒我,這位李娘子美則美矣,不能惦記。”

郝萌有些尷尬的搓了搓手。

高順有些好美色的小毛病,對郝萌的預防針不以為意,只道:“放心罷,沒來之前文和先生已經說過了。”

郝萌知道,賈詡和其他謀士不同,呂布帳下的武將幾乎都肯聽他的話,他交代過的事情,高順是肯定不會出紕漏的。

只是他還是覺得有哪裏不大對勁,又說不上來。

在軍中待了十來天左右,高順見到了李凝,雖然只是遠遠一眼,卻能讓他記得很久。

同時他也有些理解了李公的想法。

是嘛,絕代佳人百年難遇,兄妹又怎麽樣,他要是李公,他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先前文和先生提醒的時候他還覺得有些奇怪,畢竟就算是兄妹逆倫,也沒有為個女人連傳宗接代都不肯的,可見了人,他才發覺,假如他是李公,他也碰不了旁人了。

吃慣珍饈美味,誰還肯吃觀音土呢?

高順琢磨了一下他見過的美人,覺得這話沒什麽毛病,就算是貂蟬夫人,被這麽一比,充其量也就是清粥小菜。

李澈並不知道賈詡在沒見面的時候,就給了他和李凝這麽個推論,並且普及到了呂布帳下八成的武將,這些人在經歷過和高順差不多的心路歷程之後,做了無數次心理建設,見軍中同僚思想如此單純,甚至有一點同情。

當然也有心腸好的,講義氣的,不忍自家兄弟被李公弄死了還不知道為什麽,便把這話拿出來說。

幾乎所有第一次聽見這個推論的人都驚呆了,隨後想法就從“好像很有道理”慢慢變成了“不行,越想越有道理”,再到“這肯定是真的”。

這道風聲幾乎只在呂布帳下武將那裏傳播,故而傳得十分隱蔽。

說出這話的賈詡本人在李澈身邊待了一段日子,倒自己把自己的推論推翻了,李澈對妹妹持的顯然不是膚淺的亂倫心態,但賈詡仍然認為這對兄妹的關系很奇怪。

一個正常的兄長應該是像孫策那樣,雖然關心妹妹,吃喝穿用管夠,有時也溺愛幾分,但絕到不了滿心滿眼都是妹妹的地步,賈詡甚至懷疑,要是這位李娘子出了什麽事,李澈能跟著去死。

何其怪哉!

李凝近來發覺不少從前偷偷看她的人都開始避著她走了,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但這顯然也影響不了她的心情,近來蔡琰總攬軍務,把先前很多她覺得十分復雜的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孫策還把他的妹妹送了過來,這個孫小娘子比呂英大一歲,使雙刀,武藝不錯,難得熟讀兵書,有兄長之風。

這就湊了兩員副將一個軍師的基本配置。

孫小娘子閨名尚香,來也就來了,還自帶五百女侍,個個都是從小教的武藝,有了她們,女營練兵的進度一日千裏。

賈詡認為孫策實在是個很有頭腦的人,他當初選擇李澈而不是曹操,結果一來就是二把交椅,如今見女營走上正軌,又讓妹妹領著那些女侍過去,往後李營之中,他便是鐵打的半壁江山。

不過孫策本人倒還真沒想那麽多,孫尚香是自己吵著鬧著要來女營的,因為她要再待在母親身邊,就要被逼著嫁人了。

本是權宜之計,來了之後,孫尚香就不想走了。

女營的氣氛比她一個人在家裏訓練丫鬟要熱鬧得多,還有呂英這麽個陪練,更重要的是,主將還是個天仙似的大美人。

她天生機靈,一來就發覺了自家長兄對大美人不可言說的小心思,只是不知道為什麽一直不肯行動。

孫尚香都要替孫策急死了。

男未婚女未嫁的,就算凝姐姐年紀大了一些,可她長得美啊!還是李公的妹妹,往後說不得就是個開國公主,這碗軟飯吃下去得多香!

她要是個男子,還輪得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