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三國(25)(第2/2頁)

如果不是曹操在他們手裏的話,這買賣談得都要掀桌子了。

先前還沒人敢開口,李澈的條件開出來之後,背地裏不下有十個人來找過曹昂,想勸說他放棄曹操自立了,畢竟換回一個注定失敗的主公,還不如搏一搏。

曹昂一個都沒搭理,知道營中謀士以利為先,就算是父親在這裏,他們也敢理直氣壯地這麽說,他起初生氣,後來也氣不起來了。

李澈的條件看似霸道,實則件件都踩在曹昂的底線上,倘若他要他立刻獻出江東來換曹操,那即便曹昂會同意,一整個江東勢力都不會答應,而這樣讓對方出一大筆血的條件,才能讓人接受。

明明也是刀在脖頸,即刻要斬下,可就是因為那一點點的喘息之機,看上去就像是不那麽糟糕了。

曹昂決定接受這個條件。

他是家中庶長子,因他出生之後數年沒有弟弟再出生,他又喪了母,曹操正室丁夫人便收養了他,他便成了名義上的嫡長,丁夫人沒有生養,自他以後從曹丕到曹沖均是庶出,各有其母,他自己答應了這個條件,家中幾位庶母怕是不肯。

曹昂給丁夫人寫了信說明原委,又派遣心腹將軍前往吳郡,願意的就好生好氣帶回來,不願意的,就綁回來。

這操作打了曹營謀士一個措手不及。

做生意講究有來有往,李澈要求質子出其不意,但還可以商量,比如留下大公子,留個小公子什麽的,扯皮不費事,萬一成了呢?

但曹昂只要想到老父還在牢裏受苦,就一刻都不想耽誤。

數日之後,幾個曹家公子被一並送到了軍營之中。

議和和割地賠款的事先前早已定下,如今豫州全線撤兵,交州也在割讓之中,曹昂和李澈派來的使者郭嘉商議了換人地點和時間,在離別之前見了見幾個弟弟。

曹操愛美色,他自己長得一般般,還有些矮,幾個兒子倒是個個漂亮,且都繼承了曹操的頭腦,其中個頭最高,長得最漂亮的曹植時年九歲,見到自家長兄,第一句話便是“李澈有滅我曹氏之心,兄長不可信其言”。

曹昂這些日子胡子也不刮,臉也不洗,整個人瘦了一大圈,聞言嘆道:“父親失陷敵手,吾等為人子,縱死也得去,為兄答應你們,此行兄不死,弟不死。”

曹昂的承諾很重,然而曹植才不管這個。

此時營帳內只有諸曹公子,曹植也就直言道:“父親若歸,吾等盡在徐州,何如坐地等死?吾非為自身,而為吾父,此行我帶了伴讀數名,年紀不等,兄長若看他們機靈,能換下我兄弟一人是一人,他們也都知道利害,不會泄底。”

曹昂有些驚訝地看著自家這個弟弟。

曹植年紀不大,腦子是真活躍。

他帶來的幾個伴讀大多都是曹氏旁支子弟,這些人平日裏養尊處優,和曹操更有幾分相似之處,年紀也都對得上,最重要的是,曹植的母親卞氏已經派人控制了這些孩子的家人,確保他們不會胡言亂語。

曹昂的眉頭蹙起,思索許久,便道:“吾弟言之有理,見過你們的人不多,應當可以隱瞞過去。”

曹植微微松了一口氣。

以他的年紀,這計策自然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從曹昂這蠢笨的舉動來看,有一個聰明的母親真的是十分重要。

曹昂常年跟在曹操身邊,認識他的人很多,他自然是不能換的,但曹植年紀不大,自他以下的曹氏子弟久居江東,極少見到外人,就連曹植自己,除了拜了個蒙師,也沒有什麽社交網絡。

曹昂帶著幾個曹氏子弟去換人的時候,情況十分順利,看上去沒有人發覺不對。

就在這時,郭嘉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從袖中取出一個錦囊,當著曹昂的面打開,取出一張質地輕薄的白絹,笑道:“主公有命,幾位公子入徐州之前,需先考評,若有一個考不過,就要曹公一只手,若有三個以上考不過,就要曹公項上人頭。”

曹昂和幾個曹氏公子的臉唰得一下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