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羅什村(第2/2頁)

維塔麗沒有懷疑過阿瑟的性取向,是因為他以前寫過幾首頗有些色情的小黃詩,那還是他更早之前的作品,還很不成熟,寫過他就給忘了,但維塔麗可是一直都很仔細的收著他的作品呢!

以她的眼光看來,還沒到17歲的阿瑟就是個不知道自己的“將來”的男孩,他討厭家鄉,但他根本不知道要怎麽離開家鄉。套用一下“少年維特之煩惱”,他這種狀態也可以稱之為“少年蘭波之煩惱”。

她倒是為他想好了:先考完畢業會考,然後等到明年,巴黎局勢穩定,就可以讓阿瑟去巴黎申請大學。她不想讓他去巴黎認識保羅·魏爾倫,不管阿瑟是什麽性取向,他還未成年,魏爾倫就不該引誘他。

阿瑟不一定需要去上大學,但他會需要一張大學文憑,將來才有可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她還不能保證以後能賺很多錢來供養他,只能先讓他自己努力。作為妹妹,她願意供養一個天才哥哥,但首先,她現在還是一個13歲的孩子。

做什麽能賺錢、賺大錢呢?

兄妹倆都為此深深苦惱。

*

“先來做個市場調查吧。”過了幾天,還在“生病”的維塔麗鄭重宣布。

“市場調查?”阿瑟琢磨著,這又是什麽新鮮名詞?

“就是看看目前什麽行業賺錢。”

阿瑟和德拉埃都苦思冥想。

德拉埃說:“建築業?”這是因為戰爭結束了,被炮轟過的梅濟耶爾開始了戰後重建工作,小城裏到處都在興建房屋和店鋪、街道。

“面包店吧。”阿瑟對“吃”可是相當執著。他這個年紀的男孩食量很大,永遠吃不飽,總是很快就餓了。

“嗯,面包店總是不能缺少的。”維塔麗表示同意,在紙上寫下來。“至於建築業,我家和你家都不是這一行的,不懂。”

德拉埃“噗嗤”一下笑了,覺得一個13歲的女孩認真討論賺錢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維塔麗沒笑。不但沒笑,還很嚴肅的看著他。

他有點訕訕,“要不,百貨店?”

維塔麗想了一下,“也可以,但要有錢租店鋪、進貨,還得雇人看店,比較麻煩。”也就跟後世小超市差不多,不說多賺錢吧,維持一家人的溫飽肯定沒問題。就是比較瑣碎,要有人看店,不過話說回來,開百貨店還挺適合他們家的,蘭波太太有工作做,就不會總盯著孩子們嘮叨個不停;將來百貨店還能留給伊莎貝爾做陪嫁——家裏的田地將來是留給兩個哥哥的,聖洛朗的房子準備兩個女兒誰嫁的比較近就給誰,另一個女兒將得到母親的積蓄。

維塔麗沒想過告訴母親她不想結婚,至少不會在沙勒維爾隨便找個沉悶無趣的男人結婚。在她看來,結婚真是最賠本的生意了,媽媽要是不結婚,憑她的3萬嫁妝和地租收入,可以過得很舒服,還不用為了中二的兒子煩惱——可那就沒有天才詩人阿瑟了。唉!這種事情真說不好。但你不能因為不確定的前景而去生孩子吧?

所以結婚是沒必要的,生孩子更是性價比超低的事情。

*

對於家裏要開個百貨店,阿瑟在聽了維塔麗的意見後,表示同意。媽媽因為大部分時候沒有正式的“工作”,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顧病管束子女,所以在16歲中二叛逆少年看來,媽媽的嘮叨真讓人受不了;男人——包括男孩都沒把女性在家裏的工作算成“工作”和“付出”,維塔麗也沒想現在就糾正他這個落後的大男子主義的觀點。阿瑟抱怨沒人將他當成“男人”,平等對待,可他也沒把妹妹當成平等的人來對待。

總之,妹妹還是孩子,主意很好,但還不到做大事、做決定的年齡。

於是,是阿瑟去跟蘭波太太說,可以考慮開一家百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