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包法利夫人(第2/2頁)

貝弗利夫人親切的對男孩說,別擔心,他的詩歌一定是極好的,只是需要時間來讓更多的人接受。

福樓拜知道以貝弗利夫人的文化欣賞水平,她也沒聽懂男孩的詩歌。

*

這晚的稍晚時候,女主人終於將阿瑟·蘭波介紹給了福樓拜。

阿瑟並沒有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對前輩“久仰大名”,也不會拍馬屁,相反很有點小天才的傲氣。福樓拜很吃驚他居然在巴黎大學接受正規系統的高等教育,多年前福樓拜在巴黎大學就讀法學院,只是沒念幾年便因病退學,返回家鄉。

老福樓拜一輩子都沒原諒兒子居然不學法律而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他總覺得寫不是一件“正經事”,更談不上是一份“職業”。對於年輕的阿瑟,福樓拜相當縱容,認為有天賦的年輕人允許傲氣一點。再說,阿瑟要是真狂拍他馬屁,他反而會瞧不起他呢!

福樓拜和蘭波兄妹聊了快1個小時,離開貝弗利夫人家,又用自家的馬車送他倆回家。兄妹倆住的房子普通,但地段還行,看上去就是經濟不怎麽寬裕,但還算湊合的家庭。太貧窮的家庭難以出現什麽文學藝術方面的天才,是因為生存壓力太大,子女沒可能接受教育,而富裕的家庭也不太可能出現文學藝術方面的天才,是因為太有錢,只需要學會怎麽花錢就好了,很多人即使聰穎過人,也會選擇浪費天賦。

過於貧窮或過於富有的階層出現天才的概率過小,絕大部分文學藝術天才都出自小有資產的家庭及中產階層,這是客觀環境的必然。

福樓拜自己出身算中產偏上,父親是醫生,外祖父也是醫生,醫生收入不菲,福樓拜家家境富裕,老福樓拜去世後,留給他一座莊園,他和母親、外甥女住在克羅斯瓦莊園裏,一住就是20多年。

看到維塔麗,他就想起了外甥女卡羅琳。卡羅琳已經結婚了,現在是康曼維爾夫人,她是福樓拜的妹妹卡羅琳的女兒,卡羅琳·福樓拜21歲生下女兒後就因為產後大出血去世,福樓拜收養了外甥女。

啊,小卡羅琳!她十幾歲的時候真可愛,像花一樣嬌嫩,像花一樣美麗,她帶給他無限歡樂,是他無聊的鄉村生活中的明燈,自從卡羅琳結婚後,克羅斯瓦莊園就更加無聊了。

*

福樓拜的信第二天中午送到蘭波家,邀請蘭波兄妹到他的巴黎公寓共進晚餐。

福蘭對他倆受到福樓拜的青睞表示了羨慕,說如果他能得到馬奈或是德加的晚餐邀請,那可就把他美死了。

眾所周知,得到大名鼎鼎的前輩的賞識,無論在什麽行業都是必要的。

*

“瞧!福樓拜先生的邀請!”維塔麗得意洋洋的向阿瑟揮舞著信紙。

阿瑟接過信紙,非常仔細的從頭到尾看完了信。

昨晚在貝弗利夫人家,他們當然不是“偶然”遇到的福樓拜,也不是“偶然”朗讀《元音》這首詩。為了尋找合適的人選,維塔麗幾乎搜集了所有常住巴黎以及常到巴黎來的那些文學大佬的資料。

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亞歷山大·仲馬都曾上過維塔麗的名單;與其父親同名的小仲馬首先被剔出名單,原因是他的性格堪憂;左拉忙著寫他的傳世巨著,很少出來交際、參加沙龍,隨即也被剔出名單;雨果今年70歲,年已古稀,又因為之前同情巴黎公社,現在隱居在巴黎郊外。

維塔麗選來選去,認為福樓拜年齡合適,沒有妻兒,作品中的文學性和思想性又早已是阿瑟熟悉並接受的,由他來做阿瑟的文學導師十分合適。

選好了導師,就要選擇如何接近他。巴黎有這麽多文學沙龍,總有人認識福樓拜,蘭波兄妹憑著臉蛋,不費什麽力氣就進入了貝弗利夫人家的沙龍,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福樓拜的出現了。

對於妹妹居然能夠按計劃達成目標,阿瑟表示“高,實在是高”。阿瑟跟魏爾倫分手後,與帕爾納斯派詩人們也漸漸疏遠,他們沒有更好的中間人,只能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