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克羅斯瓦莊園(第2/2頁)

卡羅琳太太立即喜歡上兩位年輕客人:“家裏很久沒有年輕人的說話聲,希望你們能多留幾天。”誰不喜歡陽光可愛的少年呢?尤其維塔麗不笑不說話,招人喜歡。

蘭波兄妹對克羅斯瓦莊園很感興趣,維塔麗推著木輪椅,阿瑟稍微落後幾步,走在福樓拜身邊。

福樓拜也不是時刻都會對年輕人說什麽文學藝術,倒是說了一些年幼時候的趣事。他家兄妹6個,他是第5個孩子,妹妹卡羅琳是最小的孩子,他跟妹妹年齡相差3歲半,蘭波兄妹年齡也相差3歲半;跟妹妹的感情也像蘭波兄妹一樣,從小關系就好,兄妹感情深厚;他倆是卡羅琳太太最小的兩個孩子,也是最受寵愛的兩個孩子。

阿瑟聽他提到妹妹用的是過去式,有些疑惑的問:“卡羅琳呢?”

“她去世了,”時隔二十多年,福樓拜已經能平靜的講述這件事情,“她生下女兒後因為產後大出血去世。”

阿瑟驚訝:“抱歉。”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這沒什麽。”

阿瑟想到了蘭波太太。他其實不記得他和維塔麗之間的那個小維塔麗了,因為年齡小,對妹妹的病故一點記憶都沒有,倒是母親,她肯定會一直記得那個早夭的孩子,但她從來不在子女面前表達悲痛;身為母親的人,肯定會為了早夭的孩子痛哭不已,卡羅琳太太是這樣,蘭波太太也會是這樣。

之前他只在沙勒維爾郊外見過一個死去的普魯士士兵,當時他只顧著感嘆生命是多麽脆弱,如此年輕的男孩,就這麽死在了異國他鄉;而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的生命的逝去,他卻忽視了。

*

福樓拜沒有結過婚,但曾經養育過外甥女,就跟父親沒什麽兩樣;他對年輕的客人是喜愛的,甚至縱容的。他性格內向,可出生富裕,有錢人家的少爺該有的壞習慣也學了不少,比如他在18、9歲外出遊歷的時候去過希臘和埃及,很是過了一陣放蕩的生活——他當然不會直接告訴阿瑟,但蘭波兄妹從書房裏他早期的筆記和日記裏偷窺到了一些片段,拼湊出來他大概的經歷。

福樓拜允許年輕客人使用他的書房,只要不發出聲音吵到他就行。他的書房跟藏書室連在一起,有幾千本藏書,種類繁多。

蘭波兄妹都非常喜愛藏書室,如果可以的話,簡直想一整天都待在裏面。

福樓拜其實不太樂意別人提起他就只記得一本《包法利夫人》。這確實是他的得意之作,但在剛發表的時候,《包法利夫人》被指責“荒誕而淫邪”,因此作者本人不得不上法庭據理力爭,最後出版商和作者獲勝了,禁令取消,福樓拜也因此一躍而成為法國著名的作家。

他不樂意被“定義”為“某某派”作家,因此總想著求新求變,講求“詞句的節奏、詞的音質、停頓的效果、詞組的語法安排”,都要精心雕琢,以達成他的完美主義者的要求;他作品不多,經常一頁紙需要寫一周,一本寫個4、5年是常事。

他還跟許多知名作家都是好友,來往信件很多,都收在藏書室裏,他沒有說過藏書室有什麽他們不能碰的東西,蘭波兄妹也就認為藏書室裏所有紙制品都可以看,他們看了一些私人信件、早年日記、廢棄手稿。阿瑟相當羨慕福樓拜的國外旅行,躍躍欲試。

“我也想去埃及,中東和地中海,那肯定會很有意思。”

“有錢就可以去,等我回去後算算需要多少錢,貝弗利夫人應該願意支付一部分你的旅行費用。”

“你不想去嗎?”他好奇的問。

“想去,但要等到有錢才能去。福樓拜提倡寫哪兒的故事就去哪兒實地考察,我覺得你也需要。”

“你總是考慮我,你自己呢?”

“我——”要說她不想去國外旅行,那是假話,誰不想帶著足夠的旅費,舒舒服服的在國外晃上好幾個月呢?但首先得有足夠的錢。

“是因為錢嗎?”

她點點頭,“蘭波上尉當初單獨給了我5000法郎,這筆錢我托舅舅放在銀行裏,但5000肯定不夠,至少——我想大概需要至少3萬法郎,5萬就更好了。”

“那可是很大一筆錢!”

“在真正有錢人來說,1萬法郎只是參加皇帝的舞會的置裝費,3萬法郎也就只夠參加3、4次舞會而已。你壓根想象不到有錢人是怎麽花錢的!”

“所以皇帝這種腐朽的玩意早該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