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屠格涅夫別墅(第2/2頁)

左拉自己就很勤奮,寫作速度在這群人中算是佼佼者,他也驚訝維塔麗的寫作速度幾乎跟他一樣快,而且是又快又好,他知道的女性小說作家裏,只有喬治·桑能有這個“又快又好”的創作速度和質量;而喬治·桑年長,已經不怎麽寫小說了,巴黎小說圈今年突然冒出來一個說法,說維塔麗·蘭波將是第二個喬治·桑,十分看好。

“天賦是無法勉強的,也無法學習。”左拉當時這麽說:“一個人有天賦,還要有毅力,還要有機遇,所有這些條件加在一起,才能造就一個‘著名作家’。而當你有了名氣,才能積累名氣,最終積累財富。”

左拉說的很赤-裸裸了,沒錯,不為了出名的話,他應該努力拍上司的馬屁,最好能娶上面幾級上司的女兒,加薪升職,這才是他這種小文員的基本人生路線。出名是為了什麽?當然是為了擺脫目前這種極為無聊的生活,為了有錢。至於“文學夢”,是有,但不如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種現實目標更誘人。

左拉為了“賺錢”十分勤奮,他也應該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加勤奮的學習和練習,早日達成成名賺錢的目標。

*

屠格涅夫的別墅極為舒適。

主人看來是個享樂主義者,從進門的門廊開始,所有房間裏都鋪著地毯,墻壁上掛著花紋繁復的波斯壁毯,壁毯上織著幾何花紋或人物故事圖案;銀餐具、中國瓷器、玻璃酒杯;仆人們托著銀盤,裏面放著紅如寶石的紅葡萄酒、色澤柔和的金黃色的香檳酒,還有各種小點心;仆人們不分男女,都穿著17世紀法國宮廷仆人的制服、戴著17世紀的金色法式假發、臉上擦著香粉,就連假發裏也撲著香粉。

屠格涅夫喜歡這種已經過時的法國式宮廷宴會的氛圍,興高采烈的模仿。

法國作為一個輸出時尚衣飾、音樂、文學、革命思想的大國,貴族子弟都是要學一點繪畫和音樂的,只是當然不會學到能當成職業的地步。比如福樓拜公寓的聚會,是莫泊桑在客廳角落的鋼琴上彈奏幾只樂曲,目的是增加一些趣味,彈的一般;

屠格涅夫別墅的聚會不僅酒和小食數量繁多,就連伴奏音樂也提高了一大截档次。

一個17、8歲的男孩在鋼琴上彈奏一首樂曲,維塔麗聽不出來是誰的作品,只覺得十分悅耳輕快。她走到鋼琴旁邊,駐足聆聽。

男孩有一張圓鼓鼓的臉龐,較為普通的法國少年的長相,算不上漂亮;神態也有點拘謹,當他意識到有個美麗少女在他身邊,不由得有點緊張,彈錯了音符。

“他剛才彈錯了幾個音符。”屠格涅夫覺得很好笑,向維塔麗解釋,“他還是缺乏在更多的觀眾面前表演的經歷。”

“我沒聽出來。這是誰的曲子?”她問少年,“我能看一下曲譜嗎?”

少年緊張的站了起來,窘迫的微微鞠躬一下,“您請。”他想幫她翻到曲譜的第一面,結果卻碰到了她的手指。他更緊張了,“對不起。”

“他是寶琳的兒子,保羅。他——你今年多大了?”

保羅似乎有些惱怒的迅速瞥了一眼屠格涅夫,“18歲,快到19歲了。我叫保羅,保羅·維奧多。”

維塔麗伸出手,“我是維塔麗·福樓拜-蘭波。”

保羅繼續緊張的跟她輕輕握了一下手。

“這是李斯特的曲子?”曲譜的封面寫著作曲家的名字,以及作品號。

“對。你聽過嗎?”

維塔麗遺憾的搖頭,“我對音樂了解的不多。”

“你還想聽什麽?”保羅從一旁的曲譜包裏拿出一些曲譜。

“就選你彈得最好的幾首吧。”

保羅有些羞澀的微笑,“我學的是小提琴,不過鋼琴也彈的還可以。”

“你母親是女高音,你沒有學唱歌嗎?”

“我比較喜歡演奏,而不是歌唱。但我的姐姐們都會唱歌,還唱得很好聽。”少年的眼睛亮起來,“你去歌劇院看過歌劇演出嗎?我能邀請你去看演出嗎?”

一旁的莫泊桑聽得直搖頭: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