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百萬英鎊(第2/3頁)

家裏的藏書室原本只放了一些她從克羅斯瓦莊園帶來的書,長途搬運麻煩,書籍又很重,她只帶了200多本,連一面墻都沒有放滿。

加百列-->>

去了幾次拍賣會,有的是財產所有人死亡後變賣家產清償欠債,有的是家產繼承人覺得書籍太多,急於變賣換錢,他頗是淘到一些不錯的古早版書籍。

還很有計劃的購買了一些政治軍事歷史地理生物方面的書籍,漸漸填充書架。

他不讓她看太多書,每天吃過晚餐就會帶她到客廳裏,讓她坐在壁爐邊暖烘烘的烤著火,一邊念書給她聽。他聲音還是很少年,聽他念書是一種愜意的享受,她樂於接受他殷勤的服務,殷切的照顧。

聖誕節之前,阿方索先生給她寄來了幾本樣書,《斷頭王後》改名為《王後的衣櫃》,12月初在巴黎出版,首印6000冊。

維塔麗·蘭波現在是法國很受歡迎的青年女作家,產量又高,6月份她的中篇《蓮花》賣出了8000冊,大受歡迎。她有了很多忠實讀者,大多數是女讀者,讀者來信雪片一樣飛到阿方索先生的出版社,人人都想認識她。

福樓拜覺得她還年輕,她現在寫的題材相對來說局限性比較大,沒有脫離“愛情”的範疇,不夠“針砭現實”,還不如她最早的《巴黎夢》;左拉則認為她應該多出去看看,沒能在美國多待一段時間確實挺可惜的,認為她做了母親後就更沒時間到處遊歷、增廣見識了;

屠格涅夫也認為她對社會底層了解不夠,不能感同身受,思考的也不夠深入;雨果也表示,她的生活太幸福了,有可能局限於平靜生活,而不願意提升自己。

維塔麗表示虛心接受。

但當然,也不是一定得苦大仇深才能寫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就比如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都是貴族出身,從小錦衣玉食;繆塞、雨果、福樓拜家境富裕不差錢,就是眾所周知出身小職員家庭的查爾斯·狄更斯,童年也過得頗是富足,都不是真正從最底層最貧窮的階層掙紮出來的。

原因當然還是有錢才能接受教育,要是連去公立學校上學的錢都沒有,也就談不上“教育”了,當然也就很難成為文藝青年。

事實上,她不是沒有故事可寫,而是可以寫的故事太多了。

比如他們在紐約雇的黑人仆人,男仆女仆家裏都有一大堆故事可寫,年輕孕婦沒有錢去看醫術高明的產科醫生,只能自己在家生孩子,很多時候連接生婆都沒有,自己生下孩子,自己剪短臍帶,生過孩子只休息一天,第三天就要出去工作,不然就會餓肚子;

孩子們早早就要工作賺錢,男孩從報童、擦鞋童做起;女孩8、9歲就要上街挎著籃子賣花;稍大幾歲,男孩去鞋店、鐵匠鋪做學徒,女孩伶俐一點的學做女仆、廚娘、裁縫,笨一點的只能做清潔女工;

資本家喜歡雇傭女人和孩子,因為一個男人一天能賺一美元,而女人和孩子只需要給50美分就夠了;男人抱怨女人搶了他們的工作,他們喝著酒大聲咒罵那些出門工作的女人,但他們心裏也明白,正因為他們的薪水養不起妻子孩子,才不得不允許妻子孩子出門工作,不然家裏就會有人要吃不飽餓肚子。

現實是殘酷的,而這還是紐約這樣的大城市,不是什麽農村或是礦區呢。

說到礦區,維塔麗想到上次西奧寫信來說的,文森特在荷蘭某個礦區做助理牧師的事情——還是比利時來著?不記得了,她只記得西奧愁得不得了,擔心文森特會把自己折騰死。

她寫信給西奧詢問文森特的近況,西奧回信說文森特已經離開了礦區,他總算放心了一點;他們兄弟感情很好,西奧十分敬愛哥哥,只是有時候也受不了倔強的哥哥,認為他很多時候都是故意自討苦吃,簡直沒法理解。

維塔麗也沒法說什麽,只能讓他盡可能的多去看望文森特,錢的事情不用擔心,她仍然會提供足夠資金。

*

加百列現在可是一點都不妒忌文森特了,還特大方的問:“他這幾年有什麽不錯的作品嗎?”

“不知道,西奧沒說。不過西奧是古皮爾的典型職員,可能會覺得文森特的畫太醜了。”

“我也覺得算不上美,至少不夠精致。”加百列是說的很客氣了,“倒是他為你畫的那副肖像畫我很喜歡。你說,我要是請他來為你和孩子作畫,他會來嗎?”

維塔麗瞥他一眼,“給他2000法郎,估計他還是會願意的。”

“你想要他給你和孩子作畫嗎?”

“想啊,這樣等到將來我們的後代不小心出了一個敗家子,隨便賣一張畫就夠他用了。”

逗樂了他,“是嗎?那他的畫將來能賣多少錢?”

“可能賣個幾百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