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有女同車(5)(第4/4頁)

帶回去給陳嫣看,這會兒陳嫣剛剛用完了饗食,見他這個時候趕回來還嚇了一大跳,她以為這件事他怎麽也得忙個一兩天…沒想到這個時候就辦完了。

連忙吩咐婢女:“再讓養室送份饗食來!”

又看向王溫舒:“今日吃了什麽…這麽匆匆忙忙的樣,該不會出門後就沒用過食水了罷?我聽你身邊的小僮說過,說你用飯食不上心,臟腑會不適?這樣還不知道厲害麽?”

簡單來說,王溫舒這個工作狂有一點兒輕微胃病,如果放任下去,可能會變得嚴重起來。考慮到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陳嫣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這個好員工。

話說這麽能幹的人才,真是要好好珍惜啊!

當然了,不只是勞資關系,她也拿對方當朋友了…畢竟陳嫣身邊能夠用隨意的、平等的待遇待她的人可不多了,王溫舒算一個,她很珍惜的。

“不過是小事而已。”王溫舒滿不在乎,只是眼睛裏的笑意流瀉了出來。

等到饗食以最快的速度上了上來,他指著一堆瓷器道:“這就是南邊的‘瓷器’,你瞧瞧罷!其實沒什麽意思。”

陳嫣拿起來一件細看,發現是真的沒什麽意思,這些器具基本上都是器形簡單,做工粗陋的——可能也沒有什麽高技術的工匠做這個吧。至於上面的釉,只有綠色,而且還是灰撲撲的,很不均勻的那種。

為什麽會灰撲撲的?陳嫣並不知道,但她猜測,可能是著色劑的問題,銅離子、鐵離子等等金屬離子常常為釉、玻璃等著色,古人並不明白這其中的化學原理,他們只是在反復的實踐中有了這種經驗。

如果是陳嫣,她就會嘗試找其他的著色劑,而且是有目的地找…這一點此時的工匠就很難做到了。

至於為什麽會不均勻,這也很好猜測。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原因,可能和原料用的是木柴有關,因為在反復的添柴中,燒窯時的火力並不能保持均勻…不過這也不見得是壞事,歷史上有一些瓷窯因此生產出了有漸變效果的釉色瓷器。

這是一種不同的美感。

只不過這些南方瓷器釉色實在是太不精細了,顯不出這種漸變的美麗,反而讓瓷器更難看了。

陳嫣擺弄著這些瓷器,發現這些瓷器甚至大部分用的是手捏成胚,對這種瓷器到底是什麽級別的工匠在做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手捏成胚,就是用濕泥搓成條,讓後通過泥條塑出器形,再在器形外面糊一層濕泥。

可以想見,效率慢,器形也會因此沒那麽均勻規整。

所以有了陶輪,就是後世陶藝教室裏常見的那個東西。古代就有了,只不過可能沒有那麽先進——現代是電力帶動的,古代一開始是手動,後來又變成了腳踩。但從原理來說肯定是一樣的。

陶輪其實挺早就出現了,但受限於古代技術的傳播途徑與效率,此時主流以外還有很多制陶工匠還沒有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