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終南(4)(第3/4頁)

所以歷史上才說,漢武一朝之後,天下戶口減少一半…當然不是戰爭殘酷死了這麽多人,而是破產之後的農民淪為‘隱戶’。

陳嫣知道這麽個結果,甚至直到劉徹在比較晚的時候有為這件事下過‘罪己詔’,但是中間是怎麽發展的,事情是怎麽一點點走到那一步的,她委實不知——而且考慮到她這個變數,多少對這個時代的一些事情有影響,就算她記得歷史事件,恐怕也只能當一個參考了。

現在,陳嫣是在用邏輯來推理這個問題…根據她知道的歷史中的例子,國家一旦開始缺錢,這個狀態就很難逆轉了。因為已經開啟了的花錢項目輕易不會停止,而弄來的錢即使再多,對於這類花錢項目也是杯水車薪。

畢竟一個國家能的收入是有一個基本盤的,在這個基本上做文章的空間很小…畢竟統治者們在劃定收入的時候就考慮清楚了,並不會給普通小老百姓留下太多,最多就是保證他們能生存下來而已。

再往下找錢,也不過是小錢了。

這一次從商人處搞到錢是很多,但又能支撐多久呢?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果靠宰割商人就能解決問題,劉徹以及其他人恐怕早就在商人身上砍了無數刀了,反正也不會有人為商人說話。

老劉家在錢相關的事情上的水平,陳嫣是不敢信任的…倒不是說他們真的那麽差,只能說水平太不穩定了。有的時候他們可以搞出很不錯的點子,比如說劉徹這一朝弄出的五銖錢、鹽鐵官營什麽的,就很好。

但也有很沙雕的操作,比如劉邦時期的用三銖錢取代秦半兩——秦半兩很重,三銖錢很輕,用三銖錢取代秦半兩,本意是為了方便使用。但問題是,在劉邦的規劃裏,秦半兩和三銖錢是一個兌換一個的關系。

???

簡直沙雕的令人窒息!

要說是劉邦亭長小混混出身,吃了沒文化的虧才犯這樣的錯誤,那後面的繼承人也看起來不太聰明的亞子。比如劉徹,陳嫣不知道這是歷史上哪一年的事,但確實有這個事。

‘白鹿幣’…為了搞錢,他弄出了白鹿皮做的錢,一塊白鹿皮做的錢,面值是四十萬錢。

雖然說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隨…但說實在的,這就是大家客氣客氣的恭維而已,難道這就當真了?皇帝又不能做到點石成金,不能說你說這白鹿皮四十萬就四十萬啊!

白鹿皮的產出又不麻煩,這根本不具備壟斷性、稀缺性,憑什麽說它就是四十萬?

當然,作為皇帝,定價是可以隨便定價的,只是買不買賬就是別人的事了。

而最終的結果麽,果然,大家都不是傻子。到最後被坑厲害的只有諸侯王們,因為劉徹規定,今年按照規矩要進獻的玉璧,要用白鹿幣包裹才可以。

諸侯王:我有一句媽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jpg

想到老劉家祖傳的智熄操作,陳嫣就覺得自己在羅馬呆不住了。她倒不是想來改變劉徹的決定,只是她人在大漢的話,方便做出決策,指揮集團做一些應對…這種老劉家的智熄操作一般來說打擊面很廣,集團是絕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能夠影響影響劉徹,避免一些在她看來根本沒有好處的操作,這也很好。說白了,這些事對她的影響再大能大到哪裏去呢?她總歸能好好地生活,生活質量也不會受到絲毫影響。

最多就是她想做的一些事情沒有以前順利,但小心來、慢慢來…一次不行再來一次,也還好。

為這些坑死人的決策買單的,更多時候還是底層老百姓,以及整個國家分散分攤(國民並不一定能明確這個過程,但是經過這樣的事後,大家生活變得更艱難是事實)。

這並不是陳嫣願意看到的結果,甚至不是任何一個有正常三觀的人願意看到的。

陳嫣擔心自己不在大漢的時候,有不可挽回的糟糕政令發出,所以讓船隊盡量快些行進。她不會把全部的希望放在改變劉徹的想法上,劉徹這個人其實極端固執。陳嫣和他相處也從來不去主動改變他的已有看法,因為那是毫無意義的。

但是如果她人在大漢的話,事情至少不會那麽糟糕…好叭,這是她高看自己了,實際上面對大勢,很多時候即使是她也是無可奈何的。所以應該說,即使最終變得那麽糟糕了,她也有嘗試過做些什麽,不至於心中懊悔要是早些回來主持大局就好了。

帶著陳嫣這樣的希望,船隊果然行進地很快…而且路上很順利,稍大一些的風浪,或者不開眼的海賊,一個都沒有遇到。

她是夏天從羅馬出發的,先乘船越過地中海來到埃及,再在紅海換船,這才一路走已經成熟的海上商路回來。等到抵達南越的時候,剛剛過年(按照此時歷法的‘過年’,其實這個時候才剛剛十一月)。